打印

[仙侠玄幻] 将夜(完本)

0
第五十六章 圣贤从来不寂寞

    湛蓝天空里,流云汇集的越来越多,聚在城市的上空,将那轮太阳严实地遮在后方,如此时万民齐颂的字句那般,令世界昏暗。
  
  叶苏身躯上的火苗越来越旺盛,他的声音已经完全停止,熊熊烈火间,已经看不清他的脸,他整个人都在燃烧,像是散播光芒的明灯。
  
  向人间散去的光辉,忽然间收敛,然后从柴堆上方向着天空而去。那是一道圣洁的光柱,来自他的身躯,落在遥远的天空最深处。
  
  晦暗的天空被照亮了一块区域,不及太阳那般明媚炽烈,却要更真实一些,因为跪在地上的万千人群,都能看清楚那里有什么。
  
  —那里有湛蓝的天空,有晦暗的云,有相对的黑暗和真实的光明。
  
  那片光域忽然再次黯淡下来,迅速回复成原先的模样。
  
  柴堆上的熊熊烈火,已经升腾至半空,仿佛要将天空都烧穿,叶苏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根本无法看到,很奇异的是,小院的空中没有什么难闻恐怖的气味,反而溢着淡淡的香,令人心神异常宁静。
  
  那道光柱,那片被照亮的天空,这些异香,就是成圣?
  
  没有人知道,隆庆不知道,俯在地面上的数万民众不知道,站在小院外的神殿骑兵、小渔还有那些神官,没有一个人知道。
  
  西陵教典里记载过的那些成圣画面,和今天的故事本就没有任何关联,不可能有人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包括观主在内。
  
  这并不重要。
  
  叶苏已然成圣,与宗教无关,与天上的神国无关,他的成圣,是在人间成圣,是在信徒的心中成圣,他已是圣人。
  
  无论唐国和书院能否赢得这场战争,新教必然会在人间传播开来,再没有人能够阻止这道狂澜,他将被无数信徒奉为圣人。
  
  那么他就是圣人。
  
  天空里忽然落起雪来——流云聚成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天空,没有太阳照射的云层深处开始凝结冰晶,便有了纷纷扬扬落下的雪花。
  
  雪花飘落,随风轻舞,落在城市的街巷上,落在广悳场上跪拜颂读的民众身上,落在小院里,落在那片熊熊燃烧的柴堆上。
  
  遇着噬人的火焰,雪便融化成了水,雪势渐骤,融成的水便越多,柴木被浸湿,火势被镇悳压的越来越小,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熄了。
  
  数万民众的颂读声也终于渐渐停了,人们望向小院里,带着最后的希冀眼神,想要看到奇迹的发生,却悲伤地发现奇迹并不存在。
  
  十字形的木桩已经被烧焦垮塌,熄灭的柴堆很乱,没有那个人的身影,便是系着他的绳,也已经被烧成了灰烬。
  
  雪花飘落在人群里,落在人们的肩上,有的落在人们的脸上,被体温融成水,润泽因为焦虑悲伤而发干的嘴唇,人们饮着如春泉般的雪水,开始哭泣——饮泣之声渐作渐盛,悲意绵绵不绝,直欲摧人心肝,断人肝肠。
  
  哭声不绝,雪落不止,时间缓慢地流逝,天空里的雪云始终没有散去,广悳场上的人们渐渐散了,数千名新教信徒互相搀扶着离开,整个过程里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和杀戮,也没有一个人被关押,因为隆庆没有说话。
  
  他站在柴堆前,面无表情。
  
  过了很长时间,雪继续地落着,熄灭的柴堆里最后的火星都被熄灭,温热的蒸汽消失无踪,渐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再看不到下面的灰。
  
  白茫茫一片,真的很干净。
  
  天空里忽然响起一道雷声。
  
  紧接着,是第二道雷声。
  
  两道雷声连绵不绝,互相追随,在天地间来回。
  
  广悳场上的西陵神殿骑兵、小渔等道门强者,望向雷声起处,面露警惕之色,更多的却是恐惧与不安,如闻天怒。
  
  雷声不停变换着方位,位置哪里是凡人能够捕捉,轰隆恐怖,天威难测,又哪里是凡人警惕便能防范,这雷声究竟是什么?
  
  隆庆抬头望向天空,看着被那两道雷声以及雷声里的无形力量所拂乱的雪花,猜到了来者是谁,神情却平静如前。
  
  宋国外的海面上忽然生起风暴,风暴迅速登岸,无数海水在那片著名的防浪堤上摔的粉碎,风暴的残余来到广悳场上,化作一声暴鸣。
  
  城市上空的云层都轻轻地颤了一丝,强烈的劲意,从暴鸣起处向四周播散,化作恐怖的狂风,无数骑兵迎风而倒,战马嘶嘶悲鸣,便是道门的修行强者,也要提升全部修为,才能在狂风里勉强支撑。
  
  狂风渐敛,如水般散入街巷民宅之间,广悳场上出现一个约十余丈的圆,在那个圆里没有雪,也没有血,干干净净,空空荡荡,只有两个
  
  一人穿着件旧旧的棉袄,手里拿着根短短的木棍,正是书院大师兄,另一人穿着满是酒味的长衫,腰间系着只酒壶,正是修行界至高的酒徒。
  
  大师兄的棉袄上到处都是破口,不知多少鲜血,从那些破口里淌出来,染湿了棉花,显得很是狼狈。
  
  酒徒的情况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衣衫上到处都是污渍,左肩有些下陷,似是被棍击中,他想取酒壶饮口酒,却发现手抖的有些厉害。
  
  先前那些雷声,那些游走在天空海洋与大地之间的雷声,是他们在彼此追逐,是他们在无距的境地下,依然不忘厮杀。
  
  那是修行界层次最高的战斗,也是最苦的战斗。
  
  但其实,这场战斗有可能不会发生。
  
  昨日酒徒回了小镇,对着屠夫沉默不语,等待着将来,大师兄则留在临康城外的那座小楼里,等着书院与道门谈判的结果,各自有各自的不安。
  
  当昨夜桃山异动,今晨叶苏显圣之后,酒徒的不安没有消除——观主没有被宁缺说服,对当前的局面,他非常乐意看到,但他依然不安。
  
  他以为这种不安来自于书院,以为书院会不惜一切代价救叶苏,所以他匆匆离开小镇,回到临康城外的小楼,和李慢慢重新相见。
  
  就像过去那几年那些天一样,无距对上无距,道门与书院兑掉了最重要的棋子,酒徒无法摆脱大师兄,大师兄也没办法完全锁死他。
  
  相见便难分开,不管去往高山还是大海,于是他们开始战斗,从高山战斗到大海,直至最后,大师兄才终于来到了此间,为此身受重伤。
  
  因为是他要来,所以是他受伤。
  
  “你们书院总喜欢说我的身躯与精神都已腐朽……那你现在呢?”
  
  酒徒将颤抖的手背到身后,看着他说道:“你跟了我这么多天,还能撑多久?像今天这样的伤,你还能受几次?”
  
  他的脸有些苍白,左肩受了重伤,但与浑身是血、不知断了多少根骨头的大师兄相比,则要轻很多,所以他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大师兄却没有听他的话,他看着小院里那座雪堆,感受着雪底透出来的余烬味道,沉默不语,神情有些萧索。
  
  他受了如此重的伤,才能来到场间,却依然来晚了。
  
  城市远处隐隐传来哭泣的声音,不知是为了死在冲突里的无辜信徒,还是为了葬身在火焰里的叶苏,他沉默听着。
  
  过了会儿,他转身望着酒徒说道:“你本在小镇,何苦入世?”
  
  酒徒说道:“你本在长安,何苦来此?”
  
  大师兄说道:“你这是在犯罪。”
  
  酒徒说道:“对人间还是神国的罪?新教动摇了神国的根基,他就必须去死,如果道门再不动手,我也会出手。”
  
  从酒徒和大师兄出现开始,隆庆便一直沉默,他站在院里,看着这两名以前只能仰望的大修行者,神情平静,全无惧意。
  
  一切都在观主的计算之中——酒徒再如何不安,在发现真相之前,他必然会从昊天的立场出发,帮助道门杀死叶苏。
  
  因为他和屠夫很贪,仿佛是无数代人类贪念的集悳合,他们不止要永生,还想要永恒,而永恒只能在昊天神国里寻觅,神国没有了,他们怎么办?
  
  事实上,如果不是观主一直没有点头,或者酒徒和屠夫早已经对叶苏动手,这两位大修行者,根本不在乎所谓成圣这种事情。
  
  他们早就认为自己已经成圣,那又如何?他们还不是像老鼠一样,在人间东躲西藏数万年,最后变成了昊天的一条狗。
  
  当然,了解观主心意,尤其是与临死前的叶苏有过一番对话的隆庆,此时已经基本上明白了整件事情的真相,他知道酒徒和屠夫将来必然会后悔,但那是将来的事情,不影响现在道门以昊天的名义,把他们当狗一样使唤。
  
  想到此节,隆庆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没有嘲讽,显得很真诚,那是在真诚的嘲讽,嘲讽酒徒和屠夫这样的人物,也会被贪念冲昏头脑。
  
  五色令人盲,五音令人聋,教典说的果然有道理。
  
  隆庆脸上的笑容敛去,因为有人看了过来。
  
  大师兄看着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问道:“为什么?”
  
  这是他的不解,也是书院的不解,没有人能想明白,道门为什么要这样做,烧死叶苏助他成圣,对毁灭新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反而会让道门分裂,至少裁决神殿从此以后,再难成被道门所真正信任。
  
  观主究竟是怎么想的?
  
  “你可以把宁缺失败的尝试,当成所有的理由。”
  
  隆庆说道:“我师兄的死本就不是一家之事,没有你们书院,他或者本不需要死,至少,不会死这么快,所以你的悲哀很没意思。”
  
  说完这句话,他对着大师兄微躬施礼,走出小院,在风雪里登上下属牵过来的座骑,直到走出很远,才将天书沙字卷重新放回怀中。
  
  大师兄看着隆庆的身影消失在风雪里。
  
  在临康城外,他就察觉出此人的特异之处,今日的感觉更加清晰,只是他此时没有精神却思考那些事情。
  
  他重新望向小院内,望向不停承受着落雪的那座柴堆,然后抬起头,望向天空里那些落雪,想起当年的某些往事。
  
  那年长安城里也下着雪,很多人都进了城,七念来了,被师妹困在雪林里,君陌在雪桥上坐了一夜,小师弟和桑桑在湖上杀死了夏侯,他则是和叶苏站在城墙上,看了整整一夜的雪,说了很多无所谓的话。
  
  之前之后还有数次相见,小道观前、天弃山脉的雪峰深处……
  
  更早的那一年,桑桑降生在人间,荒原上多了一道黑线,他在黑线的这头的池畔饮水读书,叶苏在黑线的那头砍树,听说他说了一道有趣的道偈,然后开始周游诸国,意图勘破生死关,想必到最后那刻,他真正地勘破了。
  
  所以,他才会真正死去?
  
  大师兄看着落雪,沉默了很长时间——叶苏创立新教与书院有很大关系,因为君陌在青峡前把他变成废人,更因为他与叶苏曾经进行过的那些讨论。
  
  然后他想起,从很多年前开始,甚至早在拜入夫子门下之前,他最想成为的人的便是一名书生,一名教书育人的书生。
  
  那书生居住在一条陋巷里,教着那些穷困的孩子,生活清贫,一箪食、一瓢饮,却不改其乐、亦不改其道。
  
  他想成为这样的一个人,没想到,叶苏在他之前便这样做了,在生命最后的这些年里,叶苏一直是那样的一个人。
  
  很久后,他仲手接住一片雪花,转身看着酒徒说道:“为了永生不惜抛弃整个人间,就算成功,难道你不会觉得那会很寂寞吗?”
  
  酒徒说道:“死亡才是真正的寂寞,便如叶苏,他如今已然成圣,却与世界再无联系,此时的他才是真正的寂寞。”
  
  大师兄摇头,平静而肯定说道:“你错了,他一定不会寂寞。”
  
  叶苏放弃了数十载的信仰,只为让人类不再需要信仰,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但留下了很多东西,相信那些东西必将真正的改变这个世界,
  
  还有很多人做着或者即将去做与他相同的事情,君陌在天坑底点燃野火,他将带领书院继续向前。他是圣人,但有很多同路人,怎会寂寞?
  
  自古圣贤,本来就应该不寂寞。
  

TOP

0
第五十七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

      那年深冬落了很多场雪,最大的那场雪,没有落在荒原,也没有落在燕国成京,而是落在往年相对温暖的宋国都城很多人回忆起来,总觉得那是某种预兆,因为那场雪里发生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风雪里,道门烧死了新教创始人叶苏,这件事情震动了整个人间,在这个过程里,有很多事情令人极为不解,除了观主为什么做出如此冷漠决然的决定,还有便是书院表现的有些迟钝,完全不像从前。

  四师兄背着河山盘千里迢迢赶至宋国,赶上了战斗,事实上也是靠着他,陈皮皮唐小棠还有那几名剑阁弟子才有机会活着逃走,但他没有办法改变整个局面,他没有救下叶苏,更关键的是,他是自己来的。

  大师兄也来到了宋国,为此还被酒徒重伤,但他来的太晚,其时白雪飘飘,柴堆已然积雪覆盖,连焦木灰烬都看不到,哪里还能救叶苏?同样关键的是,他也是自己来的,并不代表书院的集体意志。

  两个关键在于大师兄和四师兄都是自行其事,他们可以代表书院,却不能完全代表书院,因为现在负责书院谋划布局的是余帘和宁缺。

  书院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预案,余帘和宁缺究竟在想什么?难道真如叶苏临死前隆庆说的那样,他们就是在冷酷地等着叶苏去死?

  寒冷的冬风在陡峭的山峰间穿行,撤军多时的贺兰城异常安静。往年驻扎着万余骑兵的营寨早已人去寨空,苍鹰的鸣啸显得很是单调。

  扼守东西荒唯一通道的贺兰城里还有最后的数百名唐军,他们在这里已经坚守了数年时间,如果不是当年唐国在这里备着大量辎重粮草,这些年又有荒人翻山越岭暗中支持,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撑到现在。

  在城门的最高处,有一道极高极霸气的身影,苍鹰从远处的冰雪峰顶飞来,想要近些看看,发现那道身影有些怪异。比例很不协调。

  苍鹰飞的更近了些。才发现那道身影如此怪异不是因为那人天生特殊,而是因为那本就是两个人,自然看着有些怪。

  唐在城门上看着西方的金帐王庭方向,脸上的神情很漠然。身上的兽皮衣衫在寒风里猎猎作响。看着就像是一面不倒的血旗。

  他是魔宗行走、是荒人部落最强大的男人。以霸道论,在夏侯死后人间根本寻找不到几个堪做他对手的人,此时却有人坐在他的头上。

  更准确地说。他肩上有个特别制作的背篓,背篓里有凳子,有人坐在凳子上,因为唐很高,所以那人显得高高在上。

  坐在他头上的是位少女,少女容颜清稚,看着约十二三岁,一双乌黑的马尾辫在背篓外的寒风里轻轻摆荡,很是可爱。

  数年前在长安,少女跳到天空里斩断一道彩虹,然后抱着李慢慢跳了下来,摔断了双腿,从那之后她便懒得走路,最早的时候只爱坐轮椅,到了荒原便开始坐在唐的身上,哪怕现在伤基本好了,也不肯下来。

  她说这样显得自己比较威猛,从很多年前变成小姑娘的那天开始,她就觉得最大的遗憾不是每个月的麻烦事,而是不够威猛。

  对于少女特殊的喜好,唐没有任何意见,也不敢有任何意见,因为她是当代魔宗宗主,也是是书院三师姐余帘,是他的老师。

  如过去数年那样,唐背着余帘在荒原上到处行走,今天来贺兰城,是因为她想看看贺兰城那边,看看金帐王庭在做什么。

  东荒左帐王庭里的祭司,还有神殿派过来的那些强者,在这几年里,已经基本上被她和唐杀光了,隆庆那些忠心的部属,更是最早死完。

  这件事情听上去很简单,细细想来,却极恐怖。

  她和唐只是两个人,眼看着却要生生毁掉一个部落那个部落统治的疆域人口实际上和国家没有任何区别,有数万精骑,有道门源源不断的援助,有无数洞玄境以至知命的强者,但就这样被他们灭了。

  宁缺以前背着桑桑逃亡的时候,总有种一人对抗全世界的热血感觉,而余帘和唐做的事情,是真正的两个人毁掉一个世界。

  过些天,待她把东荒上最后的强者杀光,荒人部落的战士便会集体南下,无论驻在燕国的一千多名西陵神殿护教骑兵会不会北上,相信左帐王庭这个名词在人间不会再存在更多时间,以后只能在故纸堆里寻找。

  对此余帘很有信心,她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便是连信心也不屑于展示,但她清楚金帐王庭不会眼睁睁看着这幕画面发生,那么单于究竟会做些什么?那个国师和十三祭司又为她准备了怎样的礼物?

  荒原上的雪昨夜便停了,渭城处的雪停了,贺兰城处的雪也停了,被雪洗了好些天的空气异常干净,她站起身来,望向极遥远的西方。

  贺兰城门极高,在两面峭壁之间,唐的身躯很高大,她在背篓里站起,自然更高,但她还不满意,踩在凳子上的脚踮了起来,模样有趣。

  “我不想等了,我总觉得那边有动静。”

  风拂着发丝,在稚嫩的小脸上乱动,有些痒,有些恼火,她用小手掌胡乱抹了两下,嚷道:“我要过去看看。”

  她在背篓里乱动,唐的身躯有些不稳,扶着篓底说道:“金帐王庭过不了贺兰城,想要保住左帐的最后火种,只能用别的方法。”

  余帘想到某种可能,然后知道那不是可能,而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说道:“他们要南下,通知部落。我们也要南下。”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声音里没有任何情绪,只是小姑娘的声音本就稚嫩,所以听上去就像是小女生想要学大人那样严肃地交谈,很好笑。

  这些年唐习惯了这种声音,如铁般的双眉依然难以抑止地颤抖了一下,说道:“金帐王庭会有准备,或者我们也应该准备一下。”

  “我说过我很好奇他们给我准备的礼物是什么。”

  余帘的小脸上没有表情,说道:“那个小奴隶听说是桑桑留给人间的礼物,我是宁缺的师姐。代他去拆。不满意便退货。”

  “中原的事情真的不需要担心吗?”

  唐想起那位曾经与自己齐名的道门行走,有些不安。

  “观主不是熊初墨那种白痴,杀死叶苏对道门毫无意义,他怎么会去做?道门现在最好的应对方式。也是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等待。”

  余帘说道:“如果在新教影响昊天信仰根基之前。神国里昊天与老师的战斗分出胜负。他们的等待或者说赌博便赢了。”

  新教是信仰,有书院和唐国的庇护,这信仰很难被完全毁灭。道门给予的压力越大,甚至越有可能帮助新教壮大。

  书院如果想要在这场战争里抢得先机,需要在神国里那场战争分出胜负之前,全力帮助新教壮大,以此削弱昊天的力量。

  相对而言,道门的局面看似极好,实际上很被动,做与不做都是错,如余帘所言,只能平静或者说无奈地等待,主动权在书院的手中。

  这便是为什么宁缺要与这个世界谈谈,因为他有谈话的资格,他有让道门、让观主被自己说服的信心,余帘亦作如是想法。

  就在这时,驻守贺兰城的唐军带来了一个消息。

  唐国当年耗费巨大资源,在贺兰城修建了一座传送阵,只能传送极简单的消息,轻易绝对不会启动,数十年来,只启动过寥寥数次。

  最近一次是先帝病逝的消息,而今天传送阵又启动了,同样也是一个死讯,一个很坏的消息,一个余帘没有想到的消息。

  “叶苏死了。”

  收到这个死讯,唐想起过去二十年里的那些画面,想起当年荒原上那株树,想起那个说邪魔呵外道的骄傲背剑少年,沉默了很长时间。

  余帘也沉默了很长时间。

  这里的“很长时间”真的很长,从收到死讯开始,她便在寒风里沉默,一直到日头西移,暮色占据西方整个视野,才结束。

  贺兰城某处传来白色的炊烟。

  她看着那道炊烟说道:“坏消息,也可能是好消息。

  整整数个时辰的时间,她没有感慨,更没有感伤,一直在沉默里反思,在沉默里计算,计算叶苏的死,会对人间的局势造成怎样的影响。

  最终她计算的结果是,影响应该偏向书院希望的那方面。

  所以她说,叶苏的死讯也可能是好消息,就像那道袅袅升起的炊烟,看着有些寂寥,实际上背后隐藏的是活着需要的烟火味道。

  余帘的表现很冷酷,是的,她本来就是冷酷的人,隆庆才会说她和宁缺一直等着叶苏去死那不是她的计划,但既然叶苏死了,她可以接受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她在寒风里沉默了整整半天,从正午直到暮色染红天边,除了思考叶死之死带来的动荡,更是想明白那件真正重要的事情。

  陈某究竟是怎么想的?

  她对唐说,她和宁缺肯定观主不会对叶苏动手,结果证明她和宁缺想错了,这个错误里肯定隐藏着极大的问题。

  “不弄清楚他的想法,我不舒服。”

  余帘向城下走去,将满天暮色扔在身后,同时也把金帐王庭扔到了身后,与她担忧的事情比起来,那些事情根本不值一提。

  ……

  ……

  贺兰城传送阵的另一头在大唐皇宫,余帘在贺兰城收到叶苏的死讯,皇宫里的人们自然更早知道这个消息,气氛异常压抑。

  李渔的脸色有些白,不知道是这几年少见阳光,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神情还算宁静,但紧握着椅子的手。显得有些不安。

  事实上不止不安,她这时候很紧张,甚至恐惧,但她是监国的公主,她要给皇帝陛下做出榜样,所以她能流露出太多情绪。

  少年皇帝年龄渐长,明年便会正式登基亲自处理国政,被大先生亲自教育,无论德行还是能力他都表现的极为优秀,但毕竟还是少年人。今日遇着从未遇着的境况。想着数年前那场大战,难免有些害怕。

  曾静大学士站在阶前,说道:“万乘之君,哪怕天地变色。山摧河断。也要面不改色。这是为君者要给臣民做的表率。”

  少年皇帝有些紧张地看了眼李渔,说道:“朕明白……只是有些担心,十三师叔能不能拦住那人。”

  曾静大学士厉声喝道:“拦不住那又如何?当年那人又不是没进过长安城。楚老太君推满府妇孺横刀于朱雀大道,朝老太爷携朋呼伴痛骂其于寒雪之中,长安百姓扔砖的扔砖,挥刀的挥刀,可曾有一人惧过?”

  李渔走到陛下身旁,握住他的手,温言说道:“可还怕?”

  少年皇帝被曾静大学士的话说的颊生红晕,勇气胆魄大增,反握住她的手,说道:“不怕!就算那人进了皇宫,我也不怕。”

  殿上的君臣们很紧张,四处戒备森严,宫门却没有关,大唐皇宫的正门大敞,似准备欢迎远来的客人。

  满朝文武连着长安城里的普通百姓,都在准备着战斗,如临大敌的模样,自然不是因为叶苏的死讯,而是因为别的事情。

  ……

  ……

  从昨夜到今晨,铁箭始终没有在宋国都城出现,那片广场上只有黄沙飞舞、雪花飘落,却没有凄厉的箭啸声响起。

  宁缺在哪里?宁缺在做什么?

  传说中的元十三箭,要进行无视距离的超远狙击,确实需要很多严苛的条件,但那些条件,其实在这段时间里都得到了满足。

  无论是隆庆手里的天书沙字卷,还是叶苏借来的信仰之力,或是四师兄带去的河山盘,都已经照亮了那处的天地元气,替铁箭指明了方向。

  唐小棠从天空里跳下来的那一刻,隆庆在意识的海洋里,明亮的就像是一朵金花,就像多年前在天弃山雪崖里那样当年他一箭把隆庆射的不知生死,成了个废人,今天他为什么始终没有射?

  难道真如隆庆所说,他在等着叶苏去死,所以一直挽弓不发?

  长安城落了数日雪,昨夜也没有停,飘飘洒洒地落下,在城墙上积的很厚,落在衣服上积着,甚至落在脸上的雪花也积了起来。

  宁缺的眉染着雪,变成白色,因为他的身体很寒冷,而身体之所以寒冷,是因为心寒,因为他把所有的精神都放在了别的地方。

  他的左手紧握着黝黑的铁弓,弓身弯到了极致,很像夜里那轮明月,弓弦绷的极紧,深入右手的三指间,看着有些可怕。

  他一直保持着挽弓待射的姿式,从昨夜到今晨,始终没有变过,他就像是无知无识的雕像,或者因为这样,眉间的雪才积得起来。

  有雪落在肩上,被体温融化,又被寒风重新冻凝变成冰,反射着东方的晨光,闪闪亮亮的像是烧融后的沙砾美丽的琉璃。

  一夜时间过去,铁弓未动。

  他昨夜看到了西陵神殿的异常明亮。今晨,东方海畔变得极其明亮。然后,他在天地间看到了两道流光,那是大师兄和酒徒。

  他在长安观天下,足不出城,却知天下事,他知道从昨夜到清晨,人间发生了很多大事,很多强者在惨烈的厮杀。

  但他没有松开弓弦。

  一箭不发,不是因为他在犹豫要不要救叶苏,他冷酷却不是莲生,他可以看着叶苏去死,但他不会看着叶苏被人杀死。

  晨光照耀着他的脸,他感知到东海畔应该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可他没有办法松开弓弦,射出铁箭。

  黑发被束的极紧,在寒冷的晨风里热气蒸腾,那些是发里的汗,他握着铁弓,看着箭前,汗水溢出发际,淌到脸上,将眉间的雪融化。

  铁箭始终没有离开弓弦,是因为箭前有人。从昨夜到清晨,他一直瞄准着那个人别处发生的事情,他实在没有办法去理会。

  那个人对宁缺来说,是最恐怖的对手,也是最甜美的诱饵,因为恐惧,他必须始终瞄准他,因为想射死对方,他也必须始终瞄准他。

  长安城墙前是一片白雪。

  雪地里有一个青衣道人。

  宁缺的铁箭,从昨夜到此时,一直瞄准着他。

  青衣道人背着双手,神情宁静,似根本不在意被铁箭瞄准。

  元十三箭乃是传说中的大杀器,骄傲的蛮族少年强者阿打不敢擅动,酒徒曾被吓出一身冷汗,青衣道人却毫不在意。

  风雪里,他青衣飘飘。

  飘飘若仙。

  仙风一如当年。

  当年,他以一人战长安。

  今日,他飘然下桃山,再至长安。

  他在城前的风雪里停留了一夜,宁缺挽弓一夜,一夜时间过去,清晨到来,城墙上的火把逐次熄灭,他还明亮着。

  他就像火把,吸引着宁缺的视线,锁死了他的铁箭和精神,他让宁缺即便看到整个世界,也无能为力。

  因为他是道门第一人。

  千年以来,道门第一人。

TOP

0
第五十八章 望天

       整整一夜的紧张对峙,对宁缺来说,毫无疑问带来极大的压力,衣裳湿透又被寒风冻硬再被汗湿,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

  观主离开了桃山,忽然出现在长安城前,自然令人震撼,但令他感到恐惧的是,对方雪山气海被废,为什么能够复原如初?

  是的,虽然铁箭未发,尚未交手,但他知道观主已经复原如初,那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感受——观主与天地完全融合在一起,他觉得只要眨眼,便会失去对方的位置,这种境界仿佛知命,却更高妙。

  对峙一夜,宁缺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他想了很多,却没办法得到任何答案,他无法理解发生在观主身上的事情,只能将精力放在别的地方,试图通过观主的到来,推算出桃山和宋国正在发生些什么事情。

  很明显,这场和谈已经失败,难道观主他真的要杀死叶苏?那么叶红鱼呢?难道他不担心道门的分裂?他就这么有信心战胜书院?

  宁缺很想看到道门分裂,才会让禇由贤和陈七给叶红鱼带去那几句话,但他却不想看到现在的局面,因为一切都不在计算中,这很令他不安。

  城门紧闭,风雪连天,守城的唐军都已撤走。

  忽然,观主向东方海畔看了一眼。

  宁缺用余光向东方瞥了一眼。

  从昨夜到此时,观主始终没有说过话,这时却忽然开了口,平静说道:“你说你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我刚好也想和你谈谈。”

  宁缺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和观主谈谈,观主想和他谈谈,却等于是要和整个世界谈谈。

  观主将轮椅推入崖下,飘然下了桃山,证明他的雪山气海正在复原,他将要如当年一般举世无敌,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

  值此时刻,他对世界说的第一句话很简单,却是一道雷霆。

  他收回望向东方的眼光,看着城墙上的宁缺说道:“叶苏死了。”

  叶苏死了,或者说,我把叶苏杀死了。

  宁缺沉默,没有愤怒,没有悲伤,没有询问细节,就在前一刻,他也感受到了东边海畔天地之间的异样变化,他隐约听到了些什么。

  他的沉默持续了没有太长时间,他叹息然后笑了起来,笑容有些苦涩,因为他现在的心绪有些茫然,不知落在何处为宜。

  “那么,叶红鱼也死了吗?”

  他不是在问观主,更像是一种带着强烈否定态度的自问,只是他清楚,道门在杀死叶苏之前,绝对会先解决叶红鱼。

  一个是新教的创建者,一个是西陵神殿的裁决大神官,叶苏和叶红鱼是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两个人,也是书院曾经的希望。

  现在希望变成了虚幻的泡影,他如何能不沉默?

  就像余帘推算的那样,他也觉得,叶苏被道门杀死,对新教的传播,对书院和唐国,或者并不是太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带来些好处。

  但他更清楚很多事情是不能这样绝对客观冷静的计算,书院向来很明白这种道理,而如果叶红鱼真的死了……

  观主静静看着城头上的他,没有说话。

  一夜时间过去,弦已入肉,宁缺右手的三根手指开始流血,血染红弦,如檐畔的雨水一般淌落,落下城墙,落在雪上。

  他没有箭射观主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想守住希望——他没有信心用元十三箭把观主射死,便不能出箭。

  没有发生的事情,可以装作有很多结局,结局注定,便只能得出唯一、黯淡的结论,就像叶苏和叶红鱼的死亡。

  但这场对峙要持续到何时?

  难道他要挽铁弓,射青衣,直到海枯石烂?

  观主站在雪地里,要站多长时间?他想靠自己一个人把整座长安城堵死?他离开桃山除了杀死叶苏,还想做什么?

  宁缺想不明白,他只知道,再这样继续下去,他的意志会被观主摧毁,哪怕观主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静静站在那里。

  或许,摧毁他的意志,也是观主顺手想做的事情?

  东海畔死讯传来,最关键的时刻已经过去。

  宁缺做了一个动作,就在前一刻,他自己都想不到会做出这个动作。

  他撤箭收弓。

  随着这个动作,他肩上的冰破裂成屑,衣上的雪簌簌落下。

  观主的眼神里流露出欣赏。

  宁缺的神情却很漠然,对自己也很漠然

  叶苏死了,观主最重要的目的完成。

  他一败涂地,如果这场对峙或者说战斗还要持续,他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迫使自己和长安城进入绝境,在绝境里求生存。

  铁弓背到肩上,长安城门无人看守,请进。

  如果观主还想获得更大的收获,长安欢迎您。

  宁缺不认为在叶苏死后,观主会冒这个险。

  数年前在长安城里,他用千万把刀把观主斩成废人,现在的他同样能斩。

  他没有后悔昨夜或者说先前,没有箭射东海,因为观主一直都在,他没有办法分神,只不过到了现在,他不需要再分神。

  观主看着城上笑了笑,转身准备离开。

  宁缺看着他的背影,说道:“我会想明白你想做什么。”

  观主没有回头,说道:“等你想明白的那一天,你会来找我。”

  ……

  ……

  斯人已去,风雪依旧。

  宁缺不再枯坐城头,因为他需要想明白一些事情。

  道门出乎意料的决然,让他很困惑,但他没有什么挫败的感觉,历史的前进总是螺旋形的上升,战争向来很少一路胜利到底。

  他走下城墙,在长安城的街巷里沉默行走。

  他去了万雁塔,看那些尊者的像,他去了南门观,在铺着黑色地板的道殿里沉思冥想,他没有去临四十巷,最后去了雁鸣湖,坐在岸边,看着雪湖里的那些残荷,就像没有温度的雕像一样,渐渐被白雪掩盖。

  当年在万雁塔里他悟过符,在南门观里他悟过道,在雁鸣湖畔,他悟出过更多道理,其间有生死,也有超越生死的东西。

  现在他却想不明白,观主究竟想做什么。

  观主是道门最强者,是书院最大的敌人,夫子都没能把他从这个世界上抹掉,他还是陈皮皮的父亲、叶苏的老师,按道理来说,书院应该很了解他,但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发现自己对这个人很陌生。

  他甚至无法对这个人做出相对真实的描述,他知道观主姓陈名某,是千年难见的修道天才,却不知道他的喜好,更不知道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怎样的,他的精神趋向如何,他是想要成神成圣,还是清静无为?

  他在雁鸣湖畔坐了三天三夜,还是想不明白,连线索都没有,于是他起身离开,原先坐的位置,迅速被雪覆盖。

  老师和桑桑去了天上,师傅颜瑟化作一捧灰,葬在郊外的野墓里,大师兄还没有回来,应该是去寻找陈皮皮等人,二师兄还在西方与佛宗拼命,三师姐在荒原上杀人,朝小树在小镇等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他走在长安城里,竟遍寻不着一个人。

  一个能指点他的人。

  最后他走到了一座青楼前,那是红袖招。

  在这座青楼里,他曾写过一幅很著名的书帖,曾有过很多经历,而且这座楼里,有一位他真正的长辈,简大家。

  走到红袖招顶楼,他对着简大家行礼,说道:“有事请简姨指点。”

  简大家看着他疲惫的脸,忽然说道:“我想去书院看看。”

  自从那场春风化雨后,宁缺便一直枯坐长安城,再也没有离开过城门,书院在长安城南,要去便要出城。

  宁缺沉默片刻,说道:“好。”

  马车离开红袖招,驶过朱雀大道,出城向南而去,没有用多长时间,便来到了书院,碾过草甸,经过那些耐寒的梅丛和凋零的桃树,进到后山。

  简大家在后山行走,看着温暖如春的崖坪,林中隐隐可见的小院,听着瀑布的声音,神情有些复杂,始终没有说话。

  绕过瀑布,穿过那道狭险的石壁,来到后山绝壁,顺着陡峭的山道,向着上方艰难的爬行,终于来到紫藤架下,来到崖洞之前。

  那些紫藤是桑桑种的,那座小楼是师兄师姐们修的,宁缺站在藤下,看着那些早已被风吹干的长豆,情绪微惘。

  简大家走到崖洞前,借着天光看着昏暗洞里,当她看到石壁上写着的那几个字,神情微变,眼睛变得微微湿润起来,似有些动情。

  那是轲浩然亲笔写的字。

  “这是我第一次进书院后山。”

  简大家转身,走到崖畔,背起双手,看着远处落日下的长安城,看着那些白云,说道:“我本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进来。”

  当年的那些故事,是长辈的故事,宁缺不便询问,只好沉默。

  简大家说道:“其实,我一直都不喜欢夫子。”

  宁缺不知此言何解,他总以为像老师这样的人,可以很轻易地获得所有人的敬爱,简大家为何会说不喜欢?

  简大家回头看着他,说道:“因为你师叔是他教出来的。”

  是的,虽然夫子与轲浩然以师兄弟相称,但那是因为轲浩然太骄傲,事实上他是被夫子教出来的,至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受了夫子很多影响。

  宁缺隐约明白了简大家的意思。

  “如果不是夫子,你师叔怎么会对天那般感兴趣?”简大家看着天穹,说道:“书院总说照看人间,实际上呢?你们什么时候真正向人间看过一眼?你们总看着天上,总想着有一天要胜天要破天,可那天什么时候得罪过你们?”

  这段话很没有道理,尤其是在这片绝壁间、这方崖洞前说出来——当年轲浩然在崖洞里磨励心志,夫子在崖畔吃肉饮酒骂天,直到后来,书院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无论正确与否,都不可能是这种小混混打架的概念。

  “他骑着黑驴,倒提着剑,莲生不如他,观主不如他,举世无敌,只要他没有活到不耐烦,再活个几千年没有任何问题,那他怎么死了?

  简大家说道:“因为他狂妄到要去逆天,所以被昊天杀死。他为什么要逆天,因为他要那劳什子自由,他为什么要自由?那都是被夫子影响的,如果不是夫子,他会那么早死吗?所以这一切都是夫子的错。”

  从结论倒着推,而不去理会在这个过程里,轲浩然自己的心意与选择,把责任都归于夫子,这段话其实更没有道理。

  宁缺为了思考观主的真实想法,在长安城里行走,在雁鸣湖畔苦苦思索,精神体力已然疲惫至极,最后寻到唯一的长辈处,却没想到听到这样几段毫不讲理、全无干系的说话,不由感慨女人果然都是不讲道理的。

  说完这番话,简大家直接离开了崖坪,顺着山道向绝壁下方走去,竟是再也没有任何言语,也没有理会宁缺。

  宁缺无语,很难理解究竟这是怎么了。

  忽然,他隐约明白了些什么。

  是的,简大家说的话完全没有任何道理,说话行事全然不讲道理,只有恨意,就像桑桑离家出走、离开人间那两次,站在他的立场上也毫无道理可言。

  这种不讲道理,其实也是一种道理。

  简大家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当他想不明白某件事情的道理的时,不妨不去理会那件事情,也不讲道理地从结果倒推。

  桑桑将二十载的情分,将棋盘里数千年的相伴,尽数抛弃,将他留在人间,无情地回到神国,这说明她依然还是昊天。

  观主杀死叶苏,没有人能想的通,那么不去思考其间的道理,只看后果是什么——道门会被严重削弱,新教却不见得被压制。

  这是书院最大的不解,但按照简大家的方式去思考,这却是某种佐证——再往最终的结果推,道门根基被动摇,昊天……会变弱。

  这便是结果。

  不去理会因果之间的联系,不去思考起始与结局之间的过程,不用猜测观主的用意,只要把眼睛盯着结果,便能接近真实。

  观主希望昊天变弱。

  这太荒唐,太没道理。

  就像简大家说的话那样没道理。

  但宁缺知道,这是真的。

  他望着高远的天穹,沉默不语。

TOP

0
第五十九章 深渊底,潭水畔

    “原来是这样,那么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虽然还是没有得到最后的答案,但宁缺向真实又走近了一步,距离观主的想法又近了些,或者只是一小步,却是很大的收获。

  因为按照惯常的思维模式,无论是他还是余帘或者大师兄,都不可能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没有人敢得出这个结论。

  道门要让昊天变弱,甚至灭亡——这不是欺师灭祖那般简单,这是从根本上违背信仰、违背逻辑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有人会这样想!

  简大家也不知道观主在想什么,但她能明白宁缺的困惑与痛苦,于是她用不讲道理的两段话,来替他指明道路。

  她用的是轲浩然的剑,最直接的方式。

  人们总说,旅行的目的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沿途看到的风景,很多时候,那只是失败者的自我安慰,没有勇气继续向前的借口。

  在目的地回头望去,路上的风景其实更美丽,也更清晰。

  生活如此,思考同样如此。

  宁缺回首望向山道,看着绝壁间她的背影,明白这妇人如果去修行,必然会成为最巅峰的人物,她只是对那些不感兴趣罢了。

  他很感谢她的指点,就像感谢她当年做的那些事情。

  从渭城到长安后,他一直受她的照顾,当年初进红袖招,她便开始管他教他,因为她看着他,便想起当年骑小黑驴的那个少年。

  想着数年前第一次见面的情形,想着那些年在红袖招里的荒唐日子,想着简大家让全唐国的风月行都不敢做自己的生意,想着曾经的腹诽和此时的感激,他不禁唏嘘良久,脸上满是自嘲的笑容与感慨。

  ……

  ……

  观主想昊天变弱。

  这是宁缺现在确定的事情,至于为什么,他隐隐有所猜测只是还无法抓住最关键的那抹光,或者曾经明亮过,但他不敢相信。

  即便太阳熄灭了生活也要继续。

  想不明白观主的用意无法让世间的局势有所变化唐国与人间的战争再次正式开启,长安城里充满着肃杀紧张的味道,各州郡不断向边境输送着辎重粮草,军部彻夜灯火通明,不停地调兵遣将。

  唐国境外的世界也有些混乱,叶苏的死讯让新教的声势陷入低落,但根据暗侍卫的情报并没有出现大规模退教的浪潮,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待舔好伤口后新教反而会暴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战争既然已经开始那么便要胜利,这是宁缺一直奉行的做事原则,也是大唐的处世原则,只是真正要施行,必然是很艰难的事情。

  京畿最精锐的羽林军被调往青峡,随时准备南下清河郡表面上看这是因为有宁缺在,长安不需要担心防御问题但也是在说明,唐国现在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就连羽林军也必须进入战场,做好野战的准备。

  宁缺站在城墙上,看着落雪,看着风雪里前行的唐军,想起,战争既然开始便要胜利似乎也是某个人的做事原则。

  叶红鱼真的死了吗?

  以观主的行事风格和智慧能力,既然叶苏要死,她必然同时死,不会给她留下任何活路,而按照他那夜感知,她确实没有活路。

  知守观道人、神殿掌教熊初墨、南海赵南海。

  面对这样的阵容,宁缺没有信心能够逃脱,想必她也不能。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叶红鱼没有死,因为像她那样的女人,不应该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去,他对她有种毫无道理的信心。

  ……

  ……

  西陵神殿里一片死寂,石阶前跪着无数神官和执事,他们的脸色很苍白,恐惧到了极点,因为雷霆正在他们的头顶响起。

  那道由万道光芒组成的光幕,被雷声震的不停颤抖,仿佛随时会落下,光幕后那个高大的身影正在颤抖,因为愤怒,或者也是因为恐惧?

  叶红鱼跳入深渊,掌教和赵南海等人确定她必死无疑,却也没有就此放心,派了很多人下到深渊去寻找她的尸体。

  绝壁下的深渊极其危险,负责此项任务的人是南海系里一位知命境的强者,还有很多道门高手,即便是这样,他们过了十余日才重新回到桃山,回来时只剩下了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还活着,最关键的是,他们没能带回掌教大人最想看到的那具尸体,便只能带回一个极不好的消息。

  掌教暴怒的声音像雷霆般在道殿里炸开,跪在阶前的人们恐惧不安,不知道自己将面临怎样的惩罚,没有任何人敢说话。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掌教终于平静下来,声音也变得沉着很多,只有真正亲近的下属,才能听出那声音里的不安。

  “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她,然后杀死她。”

  ……

  ……

  西陵神殿没能在深渊底找到叶红鱼的遗体,却发现了数道车辙和有人走过的痕迹,这说明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叶红鱼还活着,她从栏畔跳到绝壁里,破云堕落,在所有人都以为她必死的情况下,她依然活着,她做到了只有昊天才能做到的事情。

  她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要从头开始叙说,那要退回到半年前,当时一封信离开裁决神殿,经由最隐秘的途径送到某个地方,向对方发出了一份邀请。

  如果简单一些说,那么我们可以把画面转到那天夜里——就是掌教熊初墨、中年道人和赵南海三人围攻叶红鱼的那个夜晚。

  夜晚之前的白天,禇由贤和陈七在道殿里慷慨而谈,代表宁缺向叶红鱼发出邀请,向整个西陵神殿表达了书院和唐国轻蔑的态度。

  因为叶苏的缘故,也因为对观主心意的推算,叶红鱼没有接受宁缺粗暴的邀请,却也没有让掌教把他们杀死,而是把他们关进了幽阁。

  幽阁是西陵神殿用来关押叛教罪人和魔宗余孽的地方,戒备极为森严无数阵法随时等着杀人于无形,无数年来,除了卫光明老人从来没有人能够从这座监狱里逃走当年陈皮皮被囚于此即便宁缺也没有任何办法。

  禇由贤和陈七被裁决司的黑衣执事押入幽阁最深处,被关进铁栅栏后方逼仄的牢房,那时候他们对离开再没有任何期望,知道最终等待自己的或者是死亡,或者是永世不见天日——无论哪种都很令人绝望。

  令他们聊觉安慰的是,从白天到夜晚这么长的时间,一直没有人来审讯传闻里裁决司那些恐怖的手段,没有落到他们身上。

  他们很简单地便想明白,他们没有变得血肉模糊没有被痛苦折磨到只想自尽而死只能是因为叶红鱼,只有她会这样做。

  今夜或者明日,她或者会冷酷地将禇由贤和陈七杀死,但她不会对这两个人进行折磨,这已是极大的宽容。

  她没有接受宁缺的邀请,看起来也不想让宁缺愤怒。

  禇由贤和陈七坐在囚房里,看着石壁沉默无语,除了一桶清水,房间里没有任何事物,也没有人送来食物。

  没有受折磨,没有禁受裁决司恐怖的刑罚,却也没有人理会,长时间的等待其实也是一种很残酷的折磨,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有人进来把他们杀死,这种心理上的焦虑感,直接让禇由贤变得有些不安,脸色越来越苍白。

  陈七想的事情却比他要深很多,他在想没有人理会自己二人,是不是叶红鱼在等着他们撞墙自杀?安静的环境,总是容易让人胡思乱想,尤其是对于擅长阴谋手段的他来说,他越想越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叶红鱼的宽容慈悲,应该便是给自己二人自杀的机会。

  他告诉了禇由贤,禇由贤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犹豫片刻后,询问接下来应该怎样做——马上撞墙自杀,还是再等一个晚上?

  陈七没有听到——就在禇由贤开口的时候,囚室外传来一声很恐怖的巨响,那声音将禇由贤此生最有勇气的一段问话完全掩盖。

  随着那声恐怖巨响,紧接来到是一阵震动,深藏于山腹里的囚室都开始剧烈的震动,桶里的清水不停摆荡,溅了很多出来。

  禇由贤扶着墙壁,极艰难地站稳身体,觉得头有些晕。

  这是地震了吗?

  陈七神情变得有些严峻,快步走到石窗畔,向囚室外的绝壁间望去,只看到夜穹里的那轮明月,看不到任何别的画面。

  他听的很清楚,先前那道恐怖的撞击声,来自绝壁外的夜空,而那道震动,应该来自桃山高处,说明高处发生了什么事情。

  紧接着,桃山峰顶又传来几声巨响,震动传至囚室里,桶里的清水荡出来的越来越多,打湿地面,然后流到禇由贤身前。

  禇由贤向后退了两步,看着陈七脸色苍白问道:“出什么事了?”

  陈七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

  他们现在是囚犯,自然不知道此时在桃山峰顶那座黑色的裁决神殿里,道门最巅峰的数名强者,正在进行着生死搏杀。

  那些恐怖的撞击声,那些恐怖的震动,便是战斗的影响。

  响起脚步声,禇由贤和陈七回头望去,只见一名黑衣执事走到栅栏前,取出钥匙打开栅栏,用目光示意他们跟着出来。

  那名黑衣执事约四十岁左右,脸色苍白至极,不是那种病弱的苍白,也与恐惧无关,只是无数年来不曾见过阳光的结果。

  取钥匙、开囚室的栅栏、示意犯人跟着出来,那名执事做这些事情时,苍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很是平静自然。

  禇由贤和陈七对视一眼,看出彼此的疑惑与不安,变化突然来临,却不知道是好是坏,离开石室后迎接他们的是死亡还是什么?

  离开囚室,迎接他们的是很长的通道,通道由石壁组成,高约一人半,宽不过两人,从幽阁后方某间库房斜斜向桃山下方延伸昏暗的灯光把他们两人和那名黑衣执事的影子映在干燥的地面上,脚步声异常清晰。

  没有人出来拦阻,黑衣执事面无表情在前面走着似乎很确信整座幽阁此时已经沉睡就算脚步声再响亮些也无妨。

  通道真的很长,禇由贤和陈七在里面走了两个时辰,走到脚酸眼花,小腿肚快要抽筋,还没有看到出口,陈七敏锐地发现,这一段的通道墙壁上蒙着淡淡的灰有被风拂过的痕迹,油灯架上滴着的油渍有些新。

  看见那些风拂过的痕迹,根据通道的倾斜角度和行走距离计算应该已经快要走到山下他放松了些——通道要走到尽头了——接着他又紧张起来,种种细节都在证明,至少有数十年时间没有人走过这段通道。

  西陵神殿的幽阁里,居然藏着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逃生通道,这是谁修的?那名黑衣执事又要带自己二人去哪里?

  陈七猜到了事情的真相,却更加震撼不解叶红鱼做为裁决大神官,自然知晓幽阁最大的秘密那些掌教都不知道的秘密,也只有她能够让整座幽阁都保持沉默,只是她为什么要暗中把自己和禇由贤放走?

  通道终于走到了尽头,黑衣执事按动一块青砖,解除了机关,取出道剑,极为谨慎地拔开前方数株带着致命毒刺的灌木,带着禇由贤和陈七走了出去。

  洞外便是自由,有无数星光从夜穹里洒落,被山崖绝壁间的云雾过滤,又被深渊底部的瘴气包融,从乳白变成有些诡异的紫色。

  陈七和禇由贤看着奇异妙异的紫色星光,得获自由的欣喜和不解带来的惘然同样强烈,一时间竟怔住不知该说些什么。

  黑衣执事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手掌一翻把两粒药丸塞进他们的嘴里。禇由贤反应过来时,药丸已然入腹,融化不见,他大感惊怒,尤其是感觉到胸腹间的烦恶意和灼痛感后,以为中毒了,更是悲愤至极。

  要杀在囚室里杀了便是,何至于要把我从囚室里放出来,走了这么远的路到了幽阁外才下毒?给予希望后再让人绝望,那是怎样的痛苦,难道你们裁决神殿的人都是变态,而且难道你们不知道走这么远我的脚都磨破了吗!

  禇由贤恐惧地瘫软在地,神
智有些不清,迷迷糊糊间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无助的等待着死亡的到来。但他等了一段时间,非但没有沉入黑暗的海洋昏睡不醒,反而变得越来越清醒……

  怎么了?他有些惘然地站起身来,晃了晃头,用了很长时间才完全清醒过来,待他看到星光下那些瘴气,想起在长安城看到的那些情报,才明白那颗药丸不是毒药,而是解瘴毒的药丸,不由觉得好生尴尬。

  他擦掉额头上的汗水,拍掉身上的腐叶,向前方那名黑衣执事和陈七走去,准备继续向前走,才发现二人根本没有这个意思。

  深渊底部的树木大部分都是藤木,没有大片的树叶,说是森林并不准确,按道理来说,视野应该相对开阔,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夜穹里洒落的星光,绝大部分都被绝壁间的云雾遮掩,所以才会变成那种诡异的紫色,而当他们站了会儿后,四周的雾瘴越来越浓,环境更是变得昏暗无比。

  禇由贤注意到脚下是极厚的腐叶,看着四周那些模糊的藤树影子,想起传说中幽阁后方深渊的恐怖,忽然觉得身体有些寒冷。

  深渊里的雾瘴有自然蕴积的毒素,更有绝壁幽阁里无数囚徒死后残留下来的怨毒意念,混在一起极为可怕,而他此时便站在这些雾瘴里。

  禇由贤知道,如果不是吃了一颗解毒药丸,只怕自己此时已经五窍流血而死,现在他还活着,饶是如此,依然十分害怕,尤其是当四周藤树后方隐隐传来凄厉的动物鸣啸声后,刚刚擦干的额头迅速涌出冷汗。

  有毒瘴,有在毒瘴里生活了无数年的强大生物,据说从来没有人能够走出这片深渊,他们能够走出去吗?如果走不出去,岂不依然是死路一条?禇由贤胆颤心惊地想着,看着原地不动的陈七和黑衣执事,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继续向前。

  风从绝壁上下来,将林间的雾瘴吹的稀薄了些,星光重新落下,禇由贤这才注意到,近旁有一方水潭,水潭的那边隐隐约约有些黑影,看形状应该是马车。

  在这样与世隔绝的凶险地域里,居然有车队?那些马车是谁的?谁在那些马车上,停在潭那边在等谁?等自己?那我们为什么不过去?

  禇由贤今夜死里逃生,又遇必死深渊,精神受了多次重复冲击,早已变得有些糊涂惘然,不停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陈七是鱼龙帮的智囊,以行事冷酷著称,自然相对要冷静很多,他只看了那边的马车数眼,便像身边的黑衣执事那样,抬头望向夜空。

  那片夜空里应该会落下什么。

  此时陈七已经隐约明白了些什么,看来书院的计谋已然成功,叶红鱼果然要叛出道门,只是为什么她会选择深夜离开,而且会选择这样危险的道路?

  最令他感到不解的是,难道叶红鱼真的会像黑衣执事目光暗示的那样,稍后从桃山峰顶跳下来,穿云破雾直接坠落到此间?

  桃山峰顶距离地面,仿佛要与天空一般高,绝壁间有无数凶险,深渊底的雾瘴同样也很可怕,无论谁跳下来都必死无疑。

  桑桑能够不死,因为她是昊天,宁缺能够不死,因为桑桑跟着他跳了下来,最后在落地的时刻,将他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叶红鱼没有人来抱,桑桑已经回去了神国,那么她怎么活?

  她没法活,陈七绝望地想着,掌教熊初墨、中年道人以及赵南海这三位道门强者也这样想,就连观主都是这样想的。

  桃山后麓的绝壁间有触目惊心两道大阵,云雾里还有很多远古便存在的禁制,那些是道门无数年积累下来的智慧,并不属于裁决神殿管理,而是像有生命的智慧那般自行运转着,借着天地自然变得越来越强大。

  除了峰顶与深渊底部的落差,夜空里这条谈不上道路的道路,最危险之处不是雾瘴里的毒素,正是代表道门智慧的阵法,就算颜瑟大师复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破除,更不要说坠落的刹那时光里,谁能做到?

  然而绝壁间真的响起了破空声,有人真的从峰顶跳了下来!

  陈七的脸色变得异常紧张,他不是宁缺,不可能对叶红鱼有那般盲目的信心,他总觉得下一刻便会看到叶红鱼的死亡。

  是的,就如先前他想的那般,就算叶红鱼再如何强大,就算她忽然学会了颜瑟那般高明的符道本事,也不可能活下来。

  但她还是跳了下来。

  她被道门三巨头重伤,然后走到栏畔,没有凭栏远眺,而是无比平静地迎着星光走到崖壁,随着雪花一道向着深渊坠落。

  无论怎么看,她都必死无疑。

  就在这时,一道味道很复杂的阵意,在深渊底部的雾瘴里生成,绝壁上同时生出一道阵意两道阵意,在紫色的星光间相遇。

  禇由贤和陈七不明白,为什么感受到那道阵意的第一时间里,下意识里会用味道形容,或者,那是因为这道阵意确实有味道?

  那是一股生铁的味道,而且铁上还有锈痕,有些甜,甜里又有些苦涩,还带着一股难以用言语说明的刺激感,紧接着,那味道又变成了石头的味道,再准确一些形容,应该是石头上青苔的味道,有些水润的湿意,有些植物的青涩意,很奇妙的是,舌面上却没有滑腻的感觉,那些青苔似乎瞬间便干了。

  生铁的味道代表着什么?强硬?石头和青苔的味道又代表着什么?禇由贤和陈七震惊不安,然后觉得呼吸变得困难起来。

  之所以会呼吸困难,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胸腹间,仿佛被放进了无数块石头,那些石头棱角分明,硌的人异常难受。

  这究竟是什么阵法?他们震撼回首望去,望向阵意最开始的起处——水潭对面的那辆马车,猜想那车厢里究竟坐着谁,竟如此强大!

TOP

0
第六十章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那道强大的阵意顺着绝壁向桃山峰顶蔓延,又顺着雾瘴向着夜色四周蔓延,蔓延的速度在人们的感知里并不快,就像是石头在滚动,在真实的世界里却迅速成形,两道阵意没有搏杀,像两个陌生人擦肩而过,又并肩坐下,融合在一处,迅速变得浑厚无比,明明无形无质,却像变成了真实的云层。

  受到这道强大阵意的震荡,深渊底部的瘴雾缓慢散开,星光从紫色回复原初,洁白的仿佛是雪,地面的情形也终于看清楚了。

  褚由贤和陈七觉得那道阵意像石头滚动般蔓延,直到看清楚地面,才发现原来真的有石头在滚动,而且那些石头很多。

  数千颗石头,在水潭旁的地面骨碌碌滚着,铺散开来,隐约构成某种图案,与之映照,绝壁间飘着的云也随之呈现出某种图案。

  更神奇的事情发生在绝壁上——光滑无缝的石壁间依然倔强的生着野树,无数年来承受着风吹雨打和道门阵法的威严,却不肯凋零。

  此时受到阵意感召,那些拥有最强悍生命力的野树,在绝壁间移动起来,根依然深植在石壁后极少的泥土里,树叶却在星光下不停招展。

  这是一座大阵,真正的大阵。

  这座阵,真的很大。

  深渊底部的数千颗石头,绝壁间那些摇动的树,那些簌簌落下的石砾,变化出图案的云雾,都只是这座大阵的一部分。

  如果说阵是大符,写出这道符的每道笔画都是在动山破土,天地为纸石为印,深渊里的雾障是墨,车旁的小潭便是砚?

  这座大阵很了不起,能布置出这等阵法的人更加了不起,当今世间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人,即便放眼漫漫修行史,大概也只有当年创建魔宗的光明大神官、墨池苑的开派祖师以及西陵神殿布置桃山大阵的前辈大能有此本事。

  而且纵使他们复活,想要在布置出如此大的一座阵法,也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在那些日子里不能惊动桃山峰顶的那些大修行者,谈何容易?

  感受着这道强大的阵意,陈七的心情终于不再像先前那般冰冷,对于叶红鱼活下来多了些信心,继续抬头望向夜空。

  车里那人布置的大阵,看似很缓慢地铺散阵意,实际上却只用了极短的时间,从裁决神殿跃下的叶红鱼,还是绝壁间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

  绝壁间响着凄厉的呼啸破空声,那道身影高速堕落,没有任何依凭,陈七纵使猜到稍后会有变化,依然觉得这画面太过触目惊心。

  确实触目惊心,因为绝壁间本就有两座阵法:“触目”以及“惊心”。

  触目大阵是西陵神殿用来防止窥探的神妙阵法,对高速坠落的叶红鱼或者没有太多影响,那么惊心呢?她的道心可能继续平静?

  一道无形阵意从绝壁间生成,那道阵意里融合了道门的绝杀冷漠意念,又有幽阁无数代囚徒的怨毒意味,杀机是那样的浓郁,竟令世界颤抖起来。

  石壁颤抖,壁外的云雾也开始颤抖,那道阵意带来的震动以一种神奇的方式,隔空落在高速坠落的叶红鱼身上,竟没有丝毫偏差。

  隐约可见,她的身影在夜空里微微一滞。

  在先前战斗里破损严重的裁决神袍,被震出了无数道残影,那不是被绝壁间的山风吹出来的,而是被惊心阵意震出来的。

  震动由外及内,落在她的道心上,她的识海开始掀起无数狂澜,她的心脏开始加速跳动,仿佛下一刻识海便会漫堤,心脏便会破裂。

  当年宁缺在绝壁间缓慢地攀行,都险些被震死,今夜的她呢?

  幸运的是,那夜的宁缺得到了那轮明月的帮助,温暖宁静的月光帮助他撑了过去,今夜的叶红鱼也得到了帮助,那道来自深渊底部的阵意的帮助。

  绝壁间的那些野树,不停地在极小距离内来回移动着,树叶簌簌作响,树根处的泥土裂开,倔强而强大的生命力,不停清洗着绝壁间漫出来的怨毒意味。

  深渊底部那数千块各有棱角的顽石,彻底激发潭畔雾瘴与云雾里的阵意,向着绝壁间那道神殿传续无数年的阵法漫去。

  那道阵意很是淡渺,就像是烛火,却无法被吹熄,轻轻悠悠落在绝壁上,覆在惊心阵法上,竟是没有一处遗漏。

  大明湖底的顽石沉默无语无数年,却可以隔绝天地,深渊底的那些顽石也同样如此,绝壁上的惊心阵法顿时受到极大的影响。

  一颗不起眼的石砾,如利箭一般腾空飞起,将被遮住双眼的惊心阵法,刺破了一个洞口,而其时,叶红鱼的身影刚刚落到那里。

  嗤的一声响,绝壁外的空中出现了一个洞,之所以能够看出是一个洞,那是因为星光的折射,让那里与四周显得有些明暗不同。

  叶红鱼便从那个洞口里落下,成功地避开了惊心阵的最强杀意。

  但这还不足够,因为她在继续落下,因为大地的力量,她坠落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最后竟似要变成一颗陨石。

  她很强大,是万法皆通的道门天才,但她是道门天才,她没有修行过、也没有办法修行魔宗的功法,所以她不能像余帘、像唐那样从天空里跳下来,如果就这样落到深渊地表,她绝对会生生摔死。

  但很明显,马车里那位了不起的阵师和她早做过无数预案准备,一道念力自车厢里落到潭里,潭水微漾,便有无数阵意补充进那道大阵里。

  地底数千颗石头再次滚动起来,瞬间图案便有变化

  潭畔的雾瘴不再躲避,应召而至,渐趋凝重,最终变成一道气垫。

  雾瘴不是空气,或者说不是普通的空气,里面蕴藏着无数毒素,那些毒素可以理解为力量,雾瘴便是很有力量的空气。

  那人将深渊底部的雾瘴变成垫子,可以承受很多力量。

  呼啸的破空声,从峰顶终于来到深渊地底,阴暗林里那些发出诡异声音的兽物被惊的四处躲避,褚由贤和陈七痛苦地捂住耳朵。

  又是轰的一声巨响。

  一道身影重重地落在深渊地底,哗哗声中,不知多少万片腐叶与青枝被震起,像烟花一样被抛射到天空里,同时数道鲜血也染红了夜空。

  看着这画面,禇由贤和陈七脸色苍白,不知她能不能活下来,抬腿便准备冲去救人,却不料四周忽然响起密集的嗖嗖破空声。

  数十道身影如利箭般向那边掠去那些人全部都是裁决神殿的黑衣执事,禇由贤二人微惊,先前竟是没有发现这些人在场。

  片刻后,随着脚步声数十名黑衣执事护卫着叶红鱼走了过来。叶红鱼看了禇由贤和陈七一眼,没有任何表情,继续向那边走去。

  褚由贤和陈七没有回应她的视线,侧头望向别处,似乎不敢看她——不是因为敬畏,而是因为她此时的模样。

  此时的她满身是血,神袍破损严重随意堆在腰间,半身赤裸,血水还在顺着完美的曲线流淌着,有一种极残酷的美感。

  和褚由贤和陈七不同,叶红鱼身旁那数十名黑衣执事,却显得很寻常,脸上没有什么特殊的神情,视线也没有特别避讳什么。

  褚由贤和陈七跟着走到潭的那边,离那几辆马车近了他们才想起来先前心里最大的困惑,那位了不起的阵师究竟是谁?

  答垩案揭晓的很快因为在那几辆马车旁,站着十余位女子,因为她们站在车的另一边,所以先前褚由贤和陈七没有看见。

  那些女子遮着薄纱,腰间悬着的剑式样很奇特,正是著名的秀剑,就像她们眉眼一样,清秀里有天然的柔顺,却也有不屈服的勇气。

  她们是大河国墨池苑的女弟子。

  轻吱一声,一直紧闭的车门被推开,这时叶红鱼刚刚走到小潭那边。

  一名女子从车厢里走了出来,腰间没有佩剑,只有一条碧蓝色的缎带,王冠下的黑发就像是倾泻的湖水,王袍有些宽松,看上去就像是棉裙。

  她清丽秀美,气息宁静喜人,戴着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眼镜,眼神却依然像当年那样,没有什么焦点,于是透着种拙拙的可爱。

  她自然便是莫山山,曾经最年轻的神符师,如今的大河国女王。

  叶红鱼向她走去,血水在半裸的身躯上流淌着,那些墨池苑的女弟子,有些讶异,不敢多看,不明白她为何会毫不在意。

  这种态度很强大,不是豪迈,更不是放荡,叶红鱼不在意自己的身体被别人,哪怕是那些浊物看到,不是她骄傲于自己的美丽,想把自己的身体展示给这个世界,而是她根本没有把身躯当作一回事,已经没有性别的意识。

  从坐到墨玉神座的那一刻开始,她便成为人间高高在上的存在,早已超越了男女的界限,因为她已经不再是普通的人类。

  所以她才会如此平静漠然,那些忠诚于她的黑衣执事,也必须学会平静漠然,禇由贤与陈七还有墨池苑的女弟子们,虽然觉得很不适应,但因为她的身份地位,却不敢发表任何意见,只能避开眼光。

  莫山山不一样。她离开马车向前迎去,行走间将身上纯白色的王袍脱了下来,随风而舞,落时便裹住了叶红鱼的身体。

  看着叶红鱼雪白的脸颊,她蹙眉担心问道:“没事吧?”

  “没事。”叶红鱼面无表情说道。

  莫山山眉间忧色难去,她很清楚,虽然早有准备,但想从道门三巨头的手中逃走,那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她再次确认道:“真没事?”

  叶红鱼眉头微挑,似有些不豫,说道:“我有有什么事?”

  说完这句话,她向马车走去,却也没有扔掉莫山山替她披上的王袍。

  刚刚走进车厢,她便闭上双眼,坐下,然后开始不停流血。

  莫山山走到她身前,伸手握住她的手,很是担心。

  细长的睫毛在雪白的肤上,平静有如冰里的柳叶,没有一丝颤动,她的眼睛里却有血水不停溢出,耳朵里和唇角也开始有血溢出。

  莫山山知道这是道门三巨头在她身体里留下的伤患开始暴发,只能默默祈祷她能够撑过去,至少要撑到走出这片深渊。

  ……

  ……

  数辆马车缓缓开始移动,从潭边向某处走去,此时的深渊底部重新被雾瘴笼罩,没有一丝星光落下,自然很难分清楚方向。

  褚由贤和陈七不知道要去哪里,被墨池苑弟子们接入马车,沉默地跟着众人一起行走,最后终于忍不住开始询问对方。

  与陈七交谈的是墨池苑首徒酌之华,她没有说太多细节,但通过与先前亲眼看到的那座大阵还有那些画面相对照,事情的真相已经明了。

  今夜发生的事情,都在叶红鱼的准备之中,无论宁缺有没有让禇由贤和陈七把那几句话带到桃山,她都已经开始在做叛出道门的准备,不是因为她与宁缺之间亦敌亦友的复杂关系,不是因为她在长安城里住过很长时间。

  因为她是叶苏的妹妹。

  她和宁缺的判断其实很相似,都以为观主不会采取最极端的那种处理方法,但她和宁缺同样习惯于不信任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判断,习惯性的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或者说留一条活路。

  她很清楚,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发生,自己将要面对的是将是怎样的惊涛骇浪,所以后路便是最后的路,活路便是唯一能活的路,她必须保证隐秘,不能被观主和掌教发现,那么宁缺这种无耻之徒,更不能知道。

  她只信任那些值得信任的人,如今的修行界,大概只剩下书院大师兄和君陌,还有一人是个和她很不同,某些方面却极相似的女子。

  很多天前,一封书信离开裁决神殿,经由最隐秘的渠途,越过滔滔大河,来到满是枫叶的大河国国都,悄无声息送进了皇宫。

  就任大河国君已经数年时间的莫山山,就因为那样简单的一封书信,耗费了很多精神,让国民以及西陵神殿以为自己还在宫中,实际上却是悄悄离开了大河,来到了西陵神殿,并且在幽阁里一住便是很多天。

TOP

0
第六十一章 墙角那株花树

  已经被道门警惕,但叶红鱼毕竟还是裁决大神官,她帮着莫山山隐居在桃山深处,莫山山则用这些天来研习如何破除绝壁里的阵法。

  在这个过程里,两个人都有极大的收益。

  莫山山对块垒大阵的掌握愈发纯熟可怕,叶红鱼则是观其布阵,触类旁通,又得新的道法,今夜在裁决神殿里,面对掌教熊初墨的天启,她敛息为石,硬生生借势为速,其实便是对块垒阵意极高明的化用。

  时间还是不够,莫山山没有办法破解桃山前坪的清光大阵,叶红鱼只能把后路选择在桃山后麓,那是最后的逃亡路线。

  除此之外,为了今夜她们准备了很多方案,只是观主的决断太过冷静可怕,以至于那些更好的方案,竟是完全无用。

  十余日前,莫山山便打通了这条路,昨夜收到裁决神殿异动的消息,她和叶红鱼的部属便开始布置,开始等待,然后成功。

  修行界曾经有所谓三痴的说法,道痴、书痴与花痴,那是境界与天赋最高,也最为美貌的女修行者,如今花痴陆晨迦在月轮清修,早已不问世事,叶红鱼成为裁决大神官,莫山山成为大河国女王,都是最了不起的人物。

  谁都没有想到,在修行生涯里似乎并没有太多接触,更没有什么亲密感情的这两位女子,居然会瞒着全世界携起手来,而且默契到了如此程度。

  叶红鱼寄出那封信等于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对方,她是冷酷的裁决,连书院都不相信,却愿意相信莫山山,而莫山山做为一代女王,接到那封信后更是想都不想,便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冒着巨险远赴西陵神殿。

  她们之间的这种信任究竟来自何处?日后,当这段传奇故事,被新教刻意传遍整个人间后,这个问题时常会被人思考,然后不得其解。

  这个问题的答垩案大概只有宁缺知道,因为很多年,那道铁索下的吊篮里有他,魔宗山门的白骨山前也有他,他见过她们以死相争,也见过她们生死与共,见过她们青春相伴,见过她们……像普通的少女那样聊过天。

  ……

  ……

  深渊底雾瘴深沉,一行人虽然都吃了裁决司专门配制的解毒药丸,还是觉得有些昏沉,尤其是那些看似神骏的马匹,更是疲惫,所以车队前行的速度很缓慢,令众人觉得安慰的是,想来神殿派来确认的人也会到的很慢。

  走了很长时间,终于有光线穿越雾气,落到幽暗的林里,却不知是清晨还是烈日当空,队伍里有莫山山这名境界高妙的神符师,还有裁决神殿那些最擅长逃亡杀人的黑衣执事,本没有道路的深渊,竟生生被走出了一条道路。

  在桑桑和宁缺之后,这片深渊终于迎来了第二批征服者。

  车轮在腐败的树叶上碾压,地面太过松软,不时起伏,坐在车厢里,就像是坐在船上一般,有人会觉得舒服,有些人则会有些晕。

  叶红鱼醒了过来,莫山山松了口气,将清水递到她唇边,喂她喝了两口,轻声问道:“感觉怎么样?要不要吃些东西?”

  “有些晕。”叶红鱼蹙眉说道。

  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流血过多,也可能是晕船,但她却觉得不是这些原因,因为除了眩晕,她还觉得胸腹间有些难受。

  那种难受来自道心,也来自真实的心脏,她的道心忽然变得有些不稳,她的心脏忽然加速跳动,血管里的血如潮水般起伏不定。

  一时心血来潮,必有事情发生。

  她掀起车窗的窗帘,向远方望去。

  林里满是雾瘴,阳光变得很柔和,落在她雪白的脸庞上,很是美丽。

  然而柔和的阳光,却注定模糊远方的景物,就算睁着眼睛不眨,想要看的更远一些,也根本无法做到。

  她还是静静看着那处,她知道那里是东北方向,她不知道为什么是,但她知道是,因为宋国便在东北,叶苏在东北。

  阳光变得越来越柔和,甚至有些柔软,仿佛不再依照直线行走,而变成了水般的事物,将画面都变得荡漾起来。

  叶红鱼看着柔软的阳光里那些变形的画面,很认真地分辩着。

  她好像看到了知守观,看到了山道,看到了背着木剑的单薄少年,看到了碧蓝的海,看到了他冷漠的脸,最后她看到了青峡,终于看到了他的笑容,他的身影渐渐远去,不再像从前那般挺直,却越来越高大。

  他的身影最终消失在阳光里,再也找不到了。

  就在这一刻,叶红鱼知道,兄长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闭上眼睛,不是昏睡,只是不想看,唇角再次溢出鲜血,不是因为内伤,而是因为心伤。她的脸色变得异常雪白,是因为柔软的阳光忽然变得清冷起来。

  过了会,她再次睁开眼睛,已经平静,眼眸明亮至极,最深处没有星辰幻灭重生,只有一颗最明亮的星,悬在静寂的夜空里。

  那片碧蓝的腰子海是假的,是莫山山腰间的缎。

  可惜感觉是真的,他真的已经离开。

  她眼睛最深处的那颗明星忽然闪烁起来。

  两道极细的血水,从她的眼角淌出。

  她面无表情,没有悲痛,她没有流泪,只在流血。

  莫山山却在她脸上看到了无限悲痛,在她的眼里看到了一片汪洋,心头一痛,伸手握住她的手,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这样紧紧地握着。

  ……

  ……

  走出深渊,越过青丘,早已做好准备,又有裁决司的暗中配合,车队一行没有受到任何阻拦,甚至西陵神殿方面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走出西陵神国,便来到了滔滔大河前,在那道著名的铁链前,叶红鱼看了片刻,然后车队继续南下,进入了大河国境内。

  此时叶苏的死讯已经传遍天下,大河国做为唐国最忠实的盟友,也已进入全面备战,国君不在,并没有影响朝臣们的判断,街上的民众,腰间都悬着秀剑,神情严肃地行走在霜枫之间,真有了全民皆兵的感觉。

  沿途,叶红鱼通过身边的黑衣执事,不断发布命令,让裁决神殿里依然效忠于自己的神官执事潜伏起来,因为桃山必然会迎来一场血腥的清洗,她不知道那些人有多少还能活下来,但总要尽力争取。

  在皇宫前的石阶上,莫山山与叶红鱼告别,叶红鱼将去莫干山墨池苑养伤,同时那里将成为旧裁决神殿的办事地点,她虽然还有些担心叶红鱼的伤势,但她毕竟是国君,有很多政务需要处理,尤其是当前这般严峻的局势下,她肩上要承担的责任太重,不可能继续远离大河国的权力中心。

  “我很想知道,在那道铁链前,你看着大河究竟想了些什么。”

  “柳白观大河悟剑,那道剑被他画在纸上,寄给了我,我想看看,我现在的剑和那条大河之间还有多少差距。”

  叶红鱼说的差距,不是指剑道境界的差距,而是别的。

  “柳白和兄长做的事情,是我未曾做过的,对于信仰的态度,我始终淡然,这或者也是一种虔诚,或者我需要改变些什么。”

  莫山山说道:“整个人间都将改变。”

  叶红鱼知道她说的是新教,说道:“我将拿起剑,守护他的信仰。”

  从说出这句话开始,新教便有了一位新的守护人。

  在叶苏创建新教的过程里,最开始的守护人是剑圣柳白,后来是柳亦青,剑阁在其间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书院与新教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无论是大师兄还是宁缺,都不可能扮演这种守护者的角色,因为他们是无信者。

  叶红鱼转身,看着莫山山继续说道:“我还需要你更多的帮助。”

  莫山山明白她的意思,新教传播,如果有一个世俗国度的支持,那么必然会发展的更加快速,基础也会更加稳固。

  就像书院无法扮演守护人的道理一样,唐国可以给予新教最直接的武力支持,却没有办法让新教在国境内直接占垩据精神统治地位。

  大河国没有这个问题,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虽然亲近唐人,却依然是昊天的信徒,也没有什么昊天道南门的说法,最关键的是,她是国君。

  “这是自然要做的事情。”

  莫山山把眼镜向上顶了顶,模样很可爱。

  叶红鱼注意到她的可爱动作,皱眉问道:“宁缺做的?”

  莫山山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治眼睛的,很好用。”

  “只要你别误以为是定情物就好。”

  叶红鱼微嘲说道:“你去桃山助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想帮宁缺,这些事情他知道吗?就算知道他会在意吗?”

  莫山山看着皇城角落里那株花树,说道:“那树花自己开着,不需要别人看。”

  叶红鱼叹道:“这是何等样白痴的说法。”

  莫山山微笑说道:“他最喜欢骂人白痴,以前在我面前也骂过你。”

  “能不能不要什么事情都联系到那个无耻无用的家伙?”

  叶红鱼微怒说道:“世间女子大多不知自爱,能让我瞧得起的极少,你在其间,可若你摆脱不了那个弱点,终究也只能是个普通女子。”

  莫山山好奇问道:“什么弱点?”

  “情爱,或者说宁缺。”

  叶红鱼说道:“若有欲望,寻个男人上床便是,别的所谓感情都是虚假,沉醉在那些情绪,实在愚蠢的令人愤怒。”

  莫山山有些无奈,说道:“这并不是一回事。”

  “就算你说的有道理,就算情爱如蜜,可以尝尝,你也不应该找宁缺那个废物,像他那般无耻的人少有,那般无能的我更是未曾见过。”

  叶红鱼面无表情对某人做出了最负面的评价。

  以往她其实很欣赏宁缺,哪怕他确实很无耻,但至少在某些方面他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很符合她的审美或者说理念,她甚至以为他是和自己很相似的一类人。

  现在她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没能阻止宋国都城小院里的那把火,因为她事实上等于被困在西陵神殿,也因为她以为书院能够把叶苏保护好,但宁缺没能做到,在她看来,他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无能地令人愤怒。

  “我走了。”

  “好好养伤。”

  “你就一直在皇宫里?”

  “我是国君。”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去长安,或者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我是国君……虽然是被动当上的,但既然我是国君,我便要对大河的子民负责,战争已经开始,我怎能离开?”

  叶红鱼不再多说什么。

  她将褚由贤和陈七唤来,递给他们一封信,说道:“只能让宁缺看。”

  离开长安城时,禇由贤和陈七抱着必死的决心,正是抱着这种态度,他们在西陵神殿的表现很精彩,这场大乱的起始便是他们的两场谈话。

  逐渐远离西陵,直至来到大河国,他们才真正确信自己不需要死去,精神放松了很多,此时却再次紧张起来——就像离开长安城时那样。

  褚由贤觉得手里这封信像石头般沉重——他不知道那封信里写着什么内容,但通过叶红鱼的神情,便知道那些内容非常重要。

  他和陈七不会在大河国停留,将继续前进,经由河弯处的森林进入月轮国,最后回到唐境,旅途漫漫,带着这样一封信,实在是觉得有些不堪重负。

  去往唐国的马车,带着那封信向远处驶去,叶红鱼也准备登车,便在这时,听到后方宫门处的一番对话,说话的人是天猫女,这话是对莫山山说的。

  “既然……昊天不在人间,我们为什么不去长安城?”

  莫山山没有应答,不知道是没有答垩案,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叶红鱼回头,看着天猫女微讽一笑,也没有说什么,步入车厢,命令下属驾车离开。

  出国都上官道,暮时方至莫干山,马车行走在静寂的山道上,夕阳将西方的天空涂红,叶红鱼掀起车帘,看着如血般的暮色,心想神国到底在哪里?你又真的在那里吗?

[ 本帖最后由 悠然自樂 于 2014-3-2 23:36 编辑 ]

TOP

0
第六十二章 镇上那间肉铺

    陈皮皮一行人,回到了长安城,宁缺在城门处接着他们,却没有发现大师兄的身影。

  “师兄有事离开,要你不用担心。

  ”

  陈皮皮看着他说道:“这次的事情,你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我那父亲行事,就像是天下溪的指意一般,谁也不知道会落在何处,不是你的错。”

  再次重逢,没有愤怒与失望,只是安慰,宁缺知道陈皮皮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意外,却觉得心情变得更加沉重,尤其是当四师兄看着他叹了口气后,更是如此。

  宁缺揖手,对着他们以及那些剑阁弟子们拜过,然后对陈皮皮说道:“终究是我的错。”

  陈皮皮说道:“老师曾经说过,求仁者得仁,无所怨,师兄他离开之时,应该便是这样的心情,活着的人离开的人,都各有所获,既然如此,何错之有。”

  四师兄也说道:“如果你真认为自己错,以后不要再犯错就好。”

  宁缺转身望向城门外官道上忙碌的无数车队,说道:“我不会再给自己犯错的机会。”

  离家数载的人们回家,又有很多人离家去往边疆,随着时日转移,大陆的局势愈发紧张,大唐帝国迎来最艰难的时局,也开始了最彻底最强悍的动员,千年来累积的资源与精神气质,在这种时刻展露无遗,无论是乡野里的教书先生,还是青楼里的女子,没有人畏惧战争到来,只静静地期待着。

  无数辎重粮草,从各州郡的常备库里启运,无数铁骑从各地军营里离开,驶向边境各种关隘。新建数年的东北边军,人数远未恢复到夏侯领军的极盛之时,也开始做着灭燕的准备,土阳城里人声鼎沸,战马鸣声不绝,大将军府里,无数作战计划逐步形成确定的方案,都是屠成京的方案。

  羽林军从长安南下,已经抵达青峡背后的平原,与扼守青峡数年之久的征南军会合,准备痛击南方清河郡里的数十万南晋军垩队以及西陵神殿的护教骑兵。

  最关键也是最凶险的战场,依然在帝国西北,金帐王庭举族南下,一场灭国之战难以避免地将要发生,无数军令从北大营向边地发出,二十万最精锐的镇北军已集垩合完毕,准备用自己的热血与生命,与那些草原上的蛮人较量一番。

  只是失去向晚原数年时间,唐军严重缺乏战马,训练有素的老骑兵都只能阵列在前,以步兵的形式出战,怎么看都觉得令人不安。

  冬日最严寒的那几天,禇由贤和陈七也终于回到了长安城,从西陵南下大河,再穿过密林,偷偷绕过月轮国重新回到唐境,他们吃了很多的苦,好在没有丢掉那封信。

  宁缺接过那封带着汗渍的信,知道禇由贤这数十天一直把信贴身藏着,不由微微挑眉,心想叶红鱼在这信里究竟写着什么,竟需要如此郑重其事,难道她不明白,口信要相对安全很多?——除非叶红鱼想对他说的话,不能让别人知道,哪怕是他很信任的禇由贤和陈七,也不能知道丝毫。

  捏碎火印,撕开信封,他抽出那张薄薄的纸,目光落在上面,看到了她写的那些话,纸上的字很少,不需要看太长时间,但那些字很重要,所以他看了很长时间。

  “不可能。”

  这是宁缺看到叶红鱼的推论后,产生的第一反应。

  那场春风化雨后,他再也没有感受到她的存在,他看着那艘巨船,在满天霞色里向着神国驶去,他认为她肯定回到了神国,对他来说她已经死了。

  如果叶红鱼说的是对的呢?

  很多事情或者便能找到答垩案,比如观主的选择指向何处,只是依然找不到他为什么那样选择最深层最真实的答垩案。当然,对宁缺来说这些事情都不重要,他的所有精神都被这封信字面上的意思所吞噬,她没有回到神国还在人间?

  宁缺知道,自己离开长安城的时候到了。他沉默了很长时间,入宫与李渔长谈一夜,把很多事情交待清楚,又给莫山山写了封信,最终却又撕掉,然后他登上了城楼。

  他在城楼观风景。

  桑桑当年降世,在西陵神殿时,他便看了很长时间,后来她离开人间,他以为她离开人间回到神国后,他又看了很长时间。他看着无数强者,看着云走云留,他看着人间的大好河山,看着这座城和这个国,但事实上,他也是在寻找,他想用自己的目光,寻找到她留下的痕迹。

  其时是清晨,他在城墙小屋旁煮了一锅青菜粥,趁着热喝了,喝到浑身发热,落下的雪花触着脸便融化。

  然后他走到城墙旁,面朝人间,弯弓搭箭。

  有长安城这座惊神阵的帮助,他的元十三箭可以做到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却也要受很多限制,想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很多条件,比如秋天在临康城皇宫前,他本想和大师兄配合着尝试杀死酒徒,一旦被酒徒察觉,便再很难有效果。

  因为这些以及别的原因,桃山光明祭后的好些年时间,他的铁箭都再没有出现在人间的天空里。

  此时他箭指人间,难道真的要射谁?

  ……

  ……

  叶苏死后,隆庆离开宋国都城,带着两千神殿护教骑兵,冒着风雪向北而去。接着大师兄离开,他去寻找先行脱困的陈皮皮一行人。就像过去那些年里一样,酒徒也随他而去。

  ——好听一些或者说文艺酸臭一些说,就像是一片落叶追随着秋风,难听些说就像是附骨之疽。

  大师兄找到陈皮皮一行,护送他们突破西陵神殿的重重追杀回到唐境,然后他没有继续跟随,看着他们进入长安城后便先行离开,不知去了哪里。

  当时如果酒徒同时进入无距,或者能追上大师兄,就像以前那样,但不知为何,他的反应慢了一瞬,双脚在寒冷的雪面上有些滞,似是被冻僵了,于是便失去了对方的行踪。

  因为酒徒不想追,一路随行,他有很多时间思考,他越来越靠近真相,他猜到了李慢慢离开的原因,所以他的反应慢了些,身影也变得萧索很多,他转身向东方走去。

  他的脚步在雪面上留下清晰的印,那些脚印里有热气,是流淌下来的汗水——他流了很多汗,因为恐惧,因为真相,大师兄在宋国都城说过,他会后悔,是的,他开始后悔了。

  小镇在唐国东面,他在雪地上走的很缓慢,走到第二天,才走回小镇,他没有回自己家,而是去了隔壁镇上唯一那家书画铺子,让朝小树泡壶好茶来喝。

  茶终究不如酒好喝——酒徒用两根手指拈着小瓷杯,看着杯中澄黄色的茶汤,感受着唇齿间的微涩意味,心想但至少涩茶能饮,涩酒便没法喝了。

  朝小树坐在茶案对面,神情平静,拈着茶杯,送至四方天地之间,以茶洗洗茶,以海煮茶海,一撮旧茶,配着铁壶里白烟蒸腾的新水,便有了很妙的茶意。

  二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饮着茶,酒徒很喜欢这种感觉,他觉得朝小树是有资格和自己喝茶的人,可惜对方只是个普通人,不然他或者会请对方饮饮自己壶里的酒。

  铺子里还是那两名据说是老板亲戚的伙计,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当初长安城里剽悍无双的两名少年,现在已经成了青年,眉眼间的神情变得平静很多。

  张三和李四在下棋,下的是黑白棋,非常专心,根本没有察觉到酒徒的目光,他们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像极了那些传说里的枰间圣手,比如烂柯寺那些或者书院后山那对。

  以前他们也在酒徒眼前落过棋子,当时他们非常紧张——他们是书院除了唐小棠外唯二的第三代弟子,如果一切顺利,很多年后,他们就应该是君陌或者余帘,成为新一代的开山怪——如果让酒徒知道这些,他们会死的非常透彻,不管他们的老师再如何强大,都不可能救活他们,死人是没有办法救活的,李慢慢和君陌也不行。

  在酒徒眼里,张三和李四的棋下的极烂,当然不是说真的烂,而是他的眼光太高。

  活了无数万年的人,很容易无聊,那么自然会去尝试所有有趣的事情,比如游戏。

  他和屠夫二人,早就将人类的那些游戏翻来覆去玩了无数遍,而且像他这样的大修行者,自然智商极高,水平境界可想而知,即便他的天赋值没有加在棋道上,除了书院后山和烂柯寺寥寥数人,还真没人能在棋盘上胜过他。

  水平高的人看水平低的人下棋,那都是臭棋。看了会儿,酒徒便觉得好生无趣,恰此时第五泡茶汤也已饮过,剩的残茶便没了滋味,新沏又没那个必要,他觉得自己的心静了很多,站起身调侃了张三李四两句,又与朝小树说了说县学最近的新闻,便向铺外走去。

  他还是没有回宅子,也没有去那家酒肆,而是去了镇上唯一那家肉铺——其实那家酒肆也是唯一一家,以此观之,这小镇上很多东西都是唯一的,或者这也正是他和屠夫要的。

  肉铺里一片昏暗,到处是腥臭的味道,那是鲜血与肉膻还有内脏粪尿混合在一起的味道,酒徒微微皱眉,将自己的嗅觉淡化,然后找了个稍微干净些的地方坐了下来。

  屠夫正在给猪蹄去毛,十几只白白胖胖的猪蹄被整齐地码在案板上,正在接受他手里烈火的烧灼,随着轻微的嗤响,淡淡的焦味渐渐弥漫开来,猪蹄表面也变得有些微黄。

  酒徒看着这幕画面,摇了摇头,从腰间取下酒壶开始饮酒,他很清楚屠夫为什么始终不肯放弃这个营生或者说爱好,但他对这方面真没有爱好。

  猪蹄去完毛,便要切开,屠夫拿起那把油糊糊的菜刀,正准备砍落,手臂却忽然变得僵硬起来,因为他察觉到了酒徒的异样,因为酒徒今天的话太少。

  屠夫转身看着他,看了会儿,问道:“怎么了?”

  他和酒徒在这个小镇上住了很多年。更早前,他们在别的小镇上住着。他们很了解彼此,想不了解都很困难。

  在那很多年里,他们只是躲藏着,享受着那些早已享受过无数次从而变得很无趣的乐趣,直到这些年他们才重临人间。

  更准确地说,出现在人间的是酒徒,因为他比较快,屠夫则还是像以前那样,在肉铺里屠猪宰羊,天天与猪蹄羊头血盆相伴,但如果那天出现酒徒无法解决的事情时,他自然会将屠刀插入腰间,走出肉铺,开始去杀人。

  他知道酒徒最近在做什么——要盯着夫子的首徒,然后去了趟宋国国都。他也知道叶苏已经死了,当他感知到东海畔那道圣光时,也为其间隐藏着的神圣意味而动容。

  酒徒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继续饮酒,如鲸吞海般饮酒,以无量境界饮酒,久久未曾放下酒壶,直至半个时辰之后,酒壶在淌落最后一滴酒液后,终于空了。

  除了曾被桑桑一饮而尽,那酒壶从来没有真正空过——今天却空了,壶中无量数的酒水尽数被酒徒灌入腹中。

  屠夫的神情变得异常凝重,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酒徒如此紧张,上一次如此时,是昊天降临人间来到小镇的那天,再前一次则是老黄牛拖着一辆破车走进小镇的那一刻。

  酒徒放下酒壶,抬头望向他。

  随着这个动作,那些灌入他腹中的酒水,尽数化作汗水,从他身体表面的数万毛孔里溢出,哗哗声响里,他的身体变成瀑布的源头,无数清水喷涌而落,四处流淌,瞬间便把肉铺地面上的那些骨渣肉沫和血水尽数洗净。

  他的身体仿佛酒囊,此时被清空,那些水洗过地面后,被肉铺外吹来的寒风一激,顿时挥发不见,无数道气流向着四周狂吐,吹的肉铺招牌呼呼作响,不得安宁。

  屠夫看着他苍白的脸颊,手里的刀握的更紧了些。

  “有件事情……可能有件事情,我做错了。”

  酒徒看着他,喃喃说道:“李慢慢说我会后悔,现在想起来,真有些后悔,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挽回。”

  屠夫微微皱眉,将刀插入腰手,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说道:“叶苏死,是好事。”

  酒徒说道:“现在看来,书院和道门都想让昊天变弱……那么叶苏的死便不见得是好事。”

  屠夫问道:“什么意思?”

  “我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想明白,直到看着李慢慢过长安而不入,才想到某种可能性。”

  酒徒的眼里闪过一抹悸色,说道:“他不理长安城就这么走了,消失无踪,陈某离开桃山,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他们想做什么?有什么事情比整个人间更重要?”

  屠夫平时话不多,看着有些憨拙,有时候还会表现的很怯懦,但实际上他从不缺少智慧,他很快便想明白,比整个人间加起来都更重要的……当然是神国。

  他抬头,视线穿过肉铺上方破烂的石棉瓦角,落在灰暗的天穹上,仿佛要看清楚神国里的动静。

  夫子与昊天在那里战斗已经数年,没有任何信息传到人间,没有雷霆也没有雨露,没有飓风没有天谕。

  但那注定会是这个世界从诞生以来最重要的一场战斗,将会决定人间的走向,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群山不言,秋风自要躲避,好吧,这些比喻都不妥当。

  以屠夫酒徒的境界,自然能感知到在那场战斗里,夫子没有任何优势,那轮明月正在逐渐黯淡。

  他在酒徒面前坐下,从旁边抱起水桶,开始喝水,亦如鲸吞海洋,只有无尽的清水,才能稍平静心头的燥意。

  那是焦虑引发的燥意。

  观主和李慢慢都失踪了,他们在人间寻找什么,他们寻找的比整个人间都重要,那就是神国——或者说,那是一个所有人都以为已经回到神国的伟大存在。

  不提书院,只说观主找到那个存在后,会做些什么?他做的事情都指向不怎么好的事情。

  屠夫越想越是恐惧不安,难道真有人敢杀昊天?这个念头像剔骨刀般在他的身躯里刻磨着,让他痒到极点,痛到极点,惶恐到了极点,也不安到了极点。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终于放下水桶,那些喝进体垩内的清水化作汗浆涌将出来,湿了油糊糊的衣裳与皮围裙,淌落在地上再次流过,只是那些水带着淡淡的血腥味。

  “就算昊天真的没有回到神国,他为什么要杀她?他……为什么敢杀她?他凭什么杀她?”

  “至于凭什么……我也不理解,就算新教会让她变弱,就算神国里的她因为夫子的原因,没有办法帮助她,但又哪里是他能战胜的?他的狂妄令我不安不解。”

  酒徒脸色苍白说道:“至于他为什么要杀她……我不敢去想,我想就算是佛陀也不敢那般想。”

  屠夫脸色难看至极,喝道:“他居然……胆大……包天!”

  酒徒声音微涩说道:“他以前的胆子何曾小过?”

TOP

0
第六十三章 箭指人间

        屠夫沉默不语,想起数年前,观主让酒徒去西荒与讲经首座相见,何尝不是想对她不利。

  “不愧是道门千年以来第一人。”

  屠夫站起身来,擦掉身上的水渍,感慨说道。

  酒徒看着他,说道:“我们该怎么做?”

  或者说,我们该怎么选择?

  屠夫说道:“不要忘记,现在有两个昊天。”

  如果她真的没有回到神国,还在人间,那么天上有个她,人间也有个她,只是不知哪个才是真的她。

  “如果陈某是按照天上那个她的意思行事……成功的机率会很大,但我不知道天上那个她,会不会履行我们和人间那个她之间搭成的协议,所以我们不能让人间那个她死。”

  酒徒和屠夫活的时间太长,所以太怕死。

  昊天的光辉笼罩人间时,他们像老鼠一样躲藏,当夫子发现他们后,他们沉默老实,夫子登天观主登陆之后,他们依然沉默老实,他们从来都没有揭竿而起的勇气。

  但他们依然有贪念,那份贪念仿佛是无数人类本能里贪婪的集合,那样的浓郁那样的不甘,他们想要永恒。

  永恒不属于人间,只属于神国,他们得到了桑桑的承诺或者说恩赐,于是他们平静喜乐起来,不再枯守过往无数万年的无趣生涯,直到现在……他们发现可能有两个昊天。

  以前这种情况也出现过。当桑桑随宁缺在红尘里游历时,或者更早的时候。当她随宁缺在岷山在渭城生活时,从存在意义上来说,一直都有两个昊天,但其中之一没有醒来,当她醒来后,她与神国里的自己亦不分彼此。

  但观主最近的行为,预示着……极有可能,没能回到神国的她,与留在神国的她,已经踏进了不同的河流。

  那么。他们与桑桑之间达成的协议还有没有效?神国里那位昊天有什么想法?他们应该去追随谁?

  屠夫看着酒徒严肃说道:“幸运的是我们也有两个人。如果真的有两个昊天,那么……一人守一个。”

  酒徒站起身来,说道:“也只能如此,就算选择错误也不至于全盘皆输。最后的时刻也能有所为。”

  屠夫说道:“你也去。”

  酒徒说道:“必然之事。”

  屠夫说道:“如果她真的没回神国。还在人间。你一定要赶在观主和李慢慢之前找到她……”

  酒徒说道:“那你?”

  屠夫走回案板前,将那些猪蹄扔进大锅里,看着在卤水里沉浮的猪蹄。说道:“我去桃山,假如道门真的是按照神国昊天的意志在行事,那么他们需要我的帮助。”

  ……

  ……

  除了书画铺、肉铺以及那家酒肆,小镇上还有唯一的一家赌档。生活在镇上的人不多,富庶的人家很少,游手好闲的烂赌鬼相对少见,所以赌档的生意向来不怎么好,但这并不影响镇上很多男人天天来报道,乐此不疲。

  张三和李四围在台前,看着那些筹码和大小的图案,听着荷官的呦喝,闻着周遭的脂粉酒气,很是兴奋。

  在长安城的时候,李四就喜欢到处厮混,算不上什么好孩子,张三在家乡也是争勇斗狠的厉害,为了母亲的事情,不知打破了多少乡民的脑袋,而且他们在书院的时间太短,没机会接受李慢慢的德育以及君陌的棍棒教育,所以对赌博这种事情,他们没有什么抵触心理。

  “为什么我们总在输?”

  再次输掉几块铜板后,李四咬着牙恨恨说道:“我就不相信是技术问题,也不可能是智商问题。”

  张三在旁提醒道:“那年和小师叔玩过几把,不也一直在输?小师叔说我们这是人品问题。”

  “我们人品难道还不好?如果不好,怎么会被老师看中?你是宰相的儿子,还是说我是公主的弟弟?”

  李四没好气说道,从怀里掏出一把碎银子,塞了一半到张三手里,然后啪的一声,重重放到桌上。

  “两手一起抓!我押大你押小!总能有人赢!”

  没过多长时间,张三和李四悻悻然地离开了赌档,低着头回到了铺子里,朝小树正在用清水洗棋子,看他们神情便知道又输光了,笑着问了几句情形。

  “两边下注,必输无疑,这么做的人真是愚蠢至极。”

  朝小树微笑说道,视线却没有落在张三和李四的身上,而是越过他们的肩头,落在街那头的肉铺处。

  张三和李四的神情很平静,不复先前骂骂咧咧的模样,似乎根本不心疼在赌档里输掉的碎银子。

  要去赌档,必然要经过肉铺,可以听到肉铺里的人说话,是的,铺子里的人肯定知道……

  但张念祖只是张三,李光地只是李四,他们只是真正的普通人,就像他们的名字,谁会在意呢?

  “我去写封信。”朝小树向后院走去。

  肉铺里,在满地的清水和淡淡血腥味道里,屠夫和酒徒对坐无言,该说的话已经说完,情绪却一时不能复原。

  忽然间,屠夫的眉挑了起来,扎在腰带里的刀呼啸破空而起,被握在手里,横挡在脸前。

  他的身体反应更加迅速,已然蹲到了案板后方,神情显得极度凝重,映在油光锃亮的刀面上。

  他感觉到了极度的危险,数年前桃山光明祭时,他也曾经感受过那种危险,今天那危险又来了。

  酒徒起身,长衫猎猎作响,似乎下刻便会消失在风中。

  他们都感受到了来自长安城的威胁,那道铁箭指着的方向正在人间缓慢移动。随着那个人的视线。

  宁缺要射谁?

  阳州城里到处都是血与尸体,血已凝固,变成黑色,尸体被雪覆盖,一时却不会腐烂。城外富春江里也到处都是血,原本清澈的江水上飘浮着死人,画面很是触目惊心。

  一座神辇在江畔,对着青峡的方向。

  横木立人盘膝坐在辇上,稚嫩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谁都能从他微微扬起的唇角和明亮的眼眸里看到他的骄傲。

  这些天他领着西陵神殿的护教骑兵在清河郡里杀人无算。美丽静雅的小桥流水。已经被血染红,田野里的青树迅速老去,喜鹊再难看见,枝头栖着的都是乌鸦。

  他傲然于自己的事迹。自己的强大。他看着远处天边隐约可见的青峡。摊开双手迎向天穹,若有所指。

  君陌在那处以一敌万,震惊人间时。他还只是天谕院里一个不起眼的砍柴小厮,他很遗憾没有赶上那场大战,更遗憾于君陌已经断臂,那么,就算现在战而胜之又有什么滋味。

  这般想着,遗憾渐渐变成傲然,所有情绪在横木立人的身躯里,最终都会变成傲然,仿佛是昊天给他留下的烙印。

  忽然间,他挑眉,挥手便有风自富春江上起,带着淡淡的血腥味席卷而至,将神辇前面无数重幔纱拂落。

  一层纱两层纱,无数层纱依次迅速落下,将他的身影遮在最深处,辇畔的下属和田野里那些虔诚的信徒,再也无法看到他的容颜,无法分享他的荣光与骄傲。

  横木立人不喜欢这样,却不得不这样,甚至他还要守神抱缺,收敛气息,让道心宁静的像真正的枯井。

  因为他如果再坚持自己的傲然,他很担心会被那个人看到,就算那个人看不到,也很担心会引起对方的注意,从而想方法让那个人看到,所以他必须低调再低调。

  那是谦逊吗?不是,谦逊是一种主动的品德,而他是被动的低调,所以这是一种羞辱,一种彻头彻尾的羞辱。

  无数重幔纱的深处,横木立人低着头,稚嫩的脸上布满了愤怒引发的潮红,他嘴唇翕动,带着难以形容的恨意喃喃说道:“有本事你出来,有本事你出来,有本事你出来啊!……”

  离开宋国都城后,隆庆带着下属和两千余名西陵神殿护教骑兵北上,回到故国成京,与这些年一直驻守在这里的护教骑兵会合。

  国政自有燕皇处理他对兄长的能力很信任,也没有什么精神去管那些小事,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北方,留在他重新崛起的东荒上,落在那个像幽灵般的绝世强者身上。

  余帘对东荒的清扫已进入尾声,西陵神殿这几年里做了很多次尝试,想要阻止,却没有任何办法,反而折损了更多高手,于是最后只把好眼一遮,当作什么都没有看见。他却不能装作看不见,不是因为东荒是他重新崛起之地,有感情,而是因为东荒之南便是燕国,荒人部落重新南下,燕国首当其冲,灭国的危险近在眼前。

  忽然间,隆庆收回望向草原的目光,望向长安城的方向,就在前一刻,他感觉到有道类似于神识之类的波动,在成京城轻拂而过。

  神识其于念力,修行界没有人能够拥有如此雄浑的念力,即便是曾经世间最强的柳白,念力有若滔滔黄河,却也不可能扫遍整个人间,那么那道神识是何人的?隆庆知道那是宁缺的。

  当年接受桑桑的神辉、或者此时拥有整座长安城为源泉,只有宁缺能感知到一片海洋,神识能扫遍整个人间。

  隆庆沉默,却不像屠夫那般狼狈,平静似并不在意,也没有像酒徒那样随时准备用无距远遁,因为他不会无距,也因为他不准备离开。

  修行界被宁缺用元十三箭射过,还活下来的人只有三个:悬空寺讲经首座,叶红鱼以及他。

  而其中,只有他真正地体会过那道铁箭的恐怖,他胸腹间的那个洞,时至今日还在讲述当年的故事,他对那道铁箭太过熟悉,知晓有关于它的很多事情就算天启、就算有长安城的帮助,宁缺能看遍人间,但他要准确地瞄准人间某处,依然需要有人帮助他定位,换句话说,需要有人把他的目标逼至最巅峰的境界。

  这些都是隆庆推算出来的,所以他不担心,因为大先生应该已经远离人间,但他还是沉默了,毕竟那是元十三箭。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书院很讲究射这个字,当宁缺准备射的时候,全世界都很安静。

  再强大的修行者,再自信自恋的强者,都不想成为他的目标。那道铁箭或者并不足以射杀屠夫这样的人,但没有人敢冒险那年光明祭,清河郡那名知命境强者死了,诸姓供在云端的的崔老太爷也死了。

  他们被一箭射死了。

  宁缺看人间,目光在广阔的原野山川间移动,铁箭也随之移动,最后落在了西方的荒原深处。

  那里什么都没有,没有战斗,他的识海里感知不到任何特殊的光点,那里太过遥远,仿佛要到了天涯,纵是他的神识去到那里后,也变得极为淡渺,很难分辩。

  但他还是静静地瞄准着那里,因为他一定要做些事情,当观主消失在风雪里后,当他离开长安城之前,那些事该做了。

  如隆庆推算,他的铁箭需要大师兄的配合,在临康城皇宫前,他和大师兄便准备用这种方法杀死酒徒,虽然失败,也对酒徒带去极大的威胁,引发事后剧烈的动荡,直至叶苏死在东海畔的小院里。

  最强大状态下的元十三箭,可以威胁到所有的强者,但那需要整座长安城为他提供动力,也需要配合,只是很多人都忘了,宁缺用铁箭第一次千里杀人时,配合他的并不是大师兄。

  那天富春江畔的园林里,向前踏出一步,报出自己姓名便震撼的崔老太爷毫不犹豫释放出全部境界的人……是君陌。

  ……

  ……

  荒原上的风雪停了些天,忽然间又落了下来,而且越来越大,渐成暴烈之势。金帐王庭冒着风雪举族南下草原部落每个成年男丁都是最优秀的骑兵,现在的镇北军抵抗的便是数十万精锐。

  西方草原,风雪同样暴烈,右帐王庭精骑尽出,因远离中原而多年不曾征战的骑兵,没有南下月轮,也没有冒险东归去那片恐怖的泥塘,而是向着更加遥远的西方苦寒的气候,艰难的粮草补给,都没能让人们的脚步变得迟疑,因为他们将要去往的地方叫悬空寺。

TOP

0
第六十四章 壮阔

      右帐王庭接到佛宗谕旨,以最快速度派出了援兵能够去往传说中的佛国,对于虔诚信仰佛宗的草原蛮人们来说,是极大的荣耀与不可错失的机缘,风雪和漫漫征程又算得了什么?就当成是佛祖的考验罢了。

  在前方领路的僧兵神情却极为严峻,和王庭那些欢欣鼓舞而去的贵人们不同,他们更清醒,向来高高在上的悬空寺居然向世俗求援,只能说明,现在佛国的局势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已经到了真正危险的时候。

  荒原天坑底,如过去无数年那般阴森晦暗,只是如今的原野间多了很多篝火,火堆散播着黄色的、温暖的光芒,将冥界般的世界照亮了很多,也为失散在黑夜里的可怜人们指明了方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同伴。

  君陌站在远离火堆的一处草甸前,看着数百里外那座高耸入云的巨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和当年相比,他瘦削了很多,英俊的脸颊黝黑了很多,空空的袖管在风中摆荡,微青的发茬坚硬如剑。

  前三年,后三年,他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战斗了很长时间,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八个字都不足以形容他所经历的所有。

  但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有多疲惫,因为从来没有人在他平静的面容里看到任何疲惫或者挫败之类的负面情绪。

  般若巨峰还是那般雄奇高险,茂密的树林间,那些黄色庙宇依然如过去那些年般肃穆庄严。每天清晨黄昏时的钟声还是那般悠远,悬空寺依然高高在上,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

  愤怒的火焰从地底原野的边缘烧到峰下,愤怒的起义者们无数次杀到这里,然后被打回,仿佛永远无法成功。但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事情改变了,而且再也无法回到当年,比如被桑桑毁掉的大雄宝殿再没有重修,被她掷进地底岩浆热河里的佛祖棋盘,注定无法重见天日。

  已经有很多人死去。而且不断有人死去。无论是悬空寺的僧侣大德,部落里的贵人和忠于他们的武装,还是那些拿着木棍骨棒愤怒的农奴起义者,都在死去那些钟声都是丧钟。哪里悠远?

  君陌看着般若峰。看着峰间那些高险的山崖。看着佛祖留下的身躯,沉默不语,神情坚毅。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带领人们杀到般若峰顶。将那些黄色的寺庙烧成灰烬,但他想,继续坚持下去,或者会有那天。

  空荡荡的袖管被风吹的到处乱飘,偶尔掀起然后又拧在了一处,君陌侧目望去,准备解开,前方雾里却有一道箭射了过来,他反手用铁剑格开,微微皱眉,一名曾经的女奴上前替他解开。

  这场起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野火早已燃遍整片原野,君陌清楚,悬空寺到最后必然不会再在意佛国的神秘和信仰的高远,会向世俗里的力量求援,或者是月轮或者是右帐王庭。

  他面临的局面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有可能永远无法带领那些奴隶们走出地底,寻找真正的家园。

  但,那又如何?他做过了,还在继续做。

  士……或者可以不胜利,但不可不弘毅。

  他有些疲惫地低下头,不想让四周的人看到。

  他是书院的二师兄,这些年远离中原,在无人知晓的地底沉默地战斗着,渐被世人遗忘。他曾经最讲礼数,最重仪态,现在却穿着破落的僧衣,踩着破烂的皮靴,哪还有当年的风采?

  但有资格知道他在做什么的人,哪里敢对他有半分轻视,哪怕他被柳白斩了一臂,再无突破五境的可能,哪怕他远离中原,他的每个举动依然能影响整个人间,一直影响到大陆边缘。

  悬空寺如今被起义军的野火焚烧着,哪里还能参加到人间的战争里?月轮国和右帐王庭,哪里还能对唐国造成威胁?道门和佛宗再无法像当年那般联手对付书院人间的局势早在悄无声息之间,便发生了很多变化,造成这些变化的只是君陌一个人。

  他只有一只左手,只用一把铁剑,便替唐国抵挡住了三分之一的敌人。如此想来,他做的事情真的很了不起,对佛宗奴役了无数年的地底人类很了不起,对唐国也很了不起。

  很难找到词语来形容君陌这些年做的事情、来描述他的丰功与伟业,如果不在乎词意,或者壮阔二字最合适。

  君陌不讨人喜欢,他不苟言笑、神情严肃,喜欢用棍棒教育书院同门,就连喜欢都不知道怎么表现,所以他不像大师兄,也不像陈皮皮那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君陌喜欢与敌人讲道理,实际上那些道理没有任何道理,所以那些敌人每每想起他,都会觉得头痛。

  但君陌很壮阔。

  君陌眼里有碧海蓝天,怀里有壮阔胸膛,不屑知道天多高、地多厚,所以他进一步依然海阔天空。

  正因为壮阔,君陌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这大概便是隆庆这种人永远及不上他的地方。

  他有部属,有追随者,从数十人到数百人数千人,再到如今漫山遍野,他坚持认为那些人都是同伴,是同路者。

  君陌身后数千名正在沉默驻营的战士,最早跟随他,是现在起义者最核心的力量,在这些年的战斗里,曾经只知道种青稞、放羊的奴隶们,渐渐强大起来,只握过农具的手,现在握着武器也是那样的稳定。

  他们的意志极为坚毅,在战场上无论遇着什么样的突发情况也能保持冷静,更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便绝望甚至生出投降的念头。

  他们都很像君陌,或者说精神气质和君陌很相像。他们都有壮阔的胸膛,都有高贵的情怀。

  ……

  ……

  在寒冬的这场战役里,君陌率领的数万起义者,成功地突破了贵族武装的防线,来到般若峰脚下,就像过去那些年他们经常做到的那样没有一名义军因此而欢欣鼓舞,因为过往的历史早已证明,他们很难在这里坚持太长时间。这里距离般若峰里数千座寺庙太近,悬空寺里的僧侣们可以做出及时的支援,面对佛宗强者们的突袭。起义者们直到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君陌毕竟只有一个人。

  但他们还是不惜牺牲很多人,强势地突破到了这里,哪怕明天可能便要主动撤回,因为这是君陌的要求。他是想向悬空寺不停证明义军的坚韧。还是想通过胜利。让士气有些低落的义军们重新振奋起来?

  只有君陌自己知道原因,甚至他也无法确认,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能不能与万里之外遥相呼应。

  般若峰底,数万满身盔甲的贵族武装之后,是数千名袈裟飘飘的悬空寺僧兵,有戒律院的罗汉强者,而在山道石阶上方,有位神情坚毅的真正强者:佛宗行走七念。

  “你们不可能上山,强行进攻,徒增死伤又有什么意义?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佛慈悲,退去吧。”

  七念的声音像钟声一般,飘荡在阴暗的地底原野上,数万起义者听着他的话,反应各不相同。

  君陌面无表情看着他,说道:“这山我上过。”

  他左手倒提着铁剑,看着七念脸上那道伤疤,这句话便是在揭对方的伤疤,说对方的伤心事。

  当年桑桑和宁缺被困佛祖棋盘,为救小师弟脱困,君陌单剑闯山,生生杀破数道防线,最终杀到那片山崖间,与悬空寺讲经首座相见,然后才有棋盘开启的故事。

  在那个过程里,他与七念真正地硬撼过一次,他很理所当然地胜了,七念付出了数颗牙与重伤的代价。

  “就算你能上山,那又如何?”

  七念平静说着话,没有任何被羞辱的感觉,“家师便在山崖间坐着,你又能如何?”

  是的,即便闯进般若峰,又能如何?君陌曾经进过山,但却不能留,那便不是胜,没有意义。

  “我不如何,我只是不喜欢听你们这些秃驴说我佛慈悲、上天有好生之德这种话,那很可恶,会让我愤怒。”

  君陌说道:“所以待我上山后,我会朝你师傅脸上吐口唾沫,看看他会如何反应,是待山风自干,还是拿起锡杖与我战,只是他走的太慢,想要杀我真的很难,所以你们只有看着。”

  “为了满足你的威风,让这么多人死去……我以为这并不符合书院的意趣,更不是夫子的教诲。”

  七念看着他身后那些穿着破烂兽皮衣裳的农奴起义者们,脸上流露出怜悯的情绪,说道:“为什么不能议和?”

  如果是宁缺在场,肯定会淡淡嘲讽笑着,然后对七念竖起中指,但君陌没有笑,也没有竖中指,因为他是一个很讲究礼仪的人,也因为他不知道竖中指是什么意思,他只是静静看着七念,就像看着一个白痴。

  七念微微挑眉说道:“你究竟想做什么?”

  君陌没有告诉他自己想做什么,而是直接在有些冷的草甸上坐了下来,取出数块小石头,扔了出去。

  那些小石头骨碌碌滚着,最后静止。

  人们看着这画面,心想这是占卜?那些小石头真的有像龟甲牛骨一样有用?那么现在兆示了些什么?

  君陌不是在占卜。

  断臂之后,他数夜之间,黑发变灰,然后被他一剪而尽,他开始研读佛经,境界渐深,在这片原野上被称为上师,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信佛,变成了一名僧侣他依然禀持着书院的理念,不语怪力乱神,不看六合之外,不思生死那头,不寄命运于卦象。

  他是在计算,以感知到的很多信息碎片为数字,不停进行着计算,这个过程很复杂,需要很强大的算术能力,不过就像我们都知道的那样,他这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

  小石头散落在枯黄的野草间。君陌沉默看着这些草与石。想了很多事情,叶苏死了,证明观主不在意道门的前景,证明他不在意昊天信仰的根基,证明他不在意昊天变弱,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视线离开草与石,落在灰暗的天穹上,然后想到了一种可能,彼处有她,此处有她。此处就在人间。离人间最近,若信仰削弱,自然是此处的她首先变弱。当然,首先这要证明确实有两个她。

  君陌无法证明。只能通过观主的行事进行大致地模拟。因为那样能够最好地解释观主为什么这样做。

  桑桑没有回到神国吗?还在人间?

  君陌的眉头皱了起来。无论观主是领奉神国之她想要杀死桑桑,还是自行想要杀死桑桑,他都不能接受。

  或者是因为对手最想做到的事情。便一定不能让他做到,但也有可能只是因为在人间的她……是桑桑?

  君陌认为宁缺也应该算到、或者知道了这种可能,那么他一定会离开长安城,去寻找她的踪迹。

  对于这一点他没有任何怀疑,因为他很了解宁缺和桑桑,他知道对宁缺来说,桑桑比什么都重要,哪怕是整个人间。

  宁缺离开长安城前会做些什么?元十三箭离开长安城,便会失去千里杀人的神威,他一定会想着要试试。铁箭会射向何方?不会是西陵神殿,有桃山清光大阵的庇护,大师兄都无法进入,铁箭也不能。不会是金帐王庭,更不会是燕国或东荒,只能是这里。

  是的,宁缺这时候正瞄准着悬空寺。

  君陌这样认为宁缺离开长安,很想他能早些回去,他虽然不自恋,却很平静地知道自己的强大。

  换句话来说,这样的选择最划算。

  宁缺是个锱铢必较的人,他要消耗掉一道甚至有可能是数道铁箭,那么便一定要收获最大的利益。

  思至此时,君陌抬头望向峰间极高的一处崖坪。

  讲经首座在那里。

  数年前,讲经首座被大师兄和他轮番狂砸,后又被桑桑所震,受了些伤,一直在清修。

  但他坐在崖坪间,这座巨峰便仿佛永世不会倒,那些黄庙里的僧人和部落贵族的武装,便永远不会失去信心。

  君陌决定了自己要做些什么。

  从把石头扔到草里,他沉默了很长时间,无论是对面的敌人还是义军,都渐渐变得诧异起来。

  君陌拔剑,所谓拔其实只是把铁剑举起来,那道方正宽直的铁剑,指着灰暗的天空,很像火把。

  在他身后,最忠诚、也是最勇敢的数千名奴隶一阵骚动,因为这并不是进攻的信号,这让他们很困惑,很不安。

  再如何困惑不安,也不能违背军令,峰前原野上的义军们缓缓向后退去,如潮水一般。

  数千名奴隶负责压阵,最后方退,目视着站在草甸上的君陌,虽然还是不解,却并不担心。

  君陌从来没有宣称过自己是解放者,是领路人,是仁慈的神或人间的佛,但在这些奴隶们的心里,他就是大慈大悲的救世主,就是要带引自己进入极乐世界的真正佛。

  佛,自然不会有事。

  七念手掌横在胸前,念珠随风轻摆,庄严的身外法像,在晦暗的光线里若隐若现,威势无双。

  “你要做什么?”

  他看着君陌,隐隐有些不安。

  数万奴隶正像潮水一般退去,黑压压席卷天地间,湮没石与河,吞噬遇到的所有,画面很是壮阔。

  君陌没有回话,握着铁剑向前走去,向数万敌人走去,虽孤身一人,画面却更加壮阔。

  铁剑割破寒风,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瞬间。

  君陌要闯山,再次闯山。

  当年他手执铁剑,站在青峡之前,数万铁骑便不能再向前踏进一步,今日他要闯山,这数万人可否能拦得住?

  七念和悬空寺戒律院的那些佛宗强者,联手或者要胜过他的铁剑,但般若峰如此大,怎么能守?

  只要不惜代价,他总可以闯进山峰,只是七念非常不解,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君陌为什么要这样做?

  前次闯山。因为他要救小师弟,此番闯山,亦是如此,他要让小师弟放心地离开长安,去做他的事。

  有道理,有理由,这事便做得,可以理所当然地去做。

  晦暗的世界里,铁剑破风而起,厮杀之声震天而响。无数残肢断臂。开始飞舞,无数鲜血开始泼洒。

  佛经颂唱之声不绝,高寺远钟悠扬,佛宗气息大盛。无数强者围攻而至。却始终无法吞噬那道剑光。

  君陌开始闯山。

  一闯便是三天三夜。

  三天三夜之后的三更半夜。君陌终于来到了般若峰那道极高的崖坪上,又至清晨,他终于来到曾经的梨树下。

  蔓藤那边的山道上到处都是僧侣的尸体。鲜血像溪流般不停淌着,他的身体也已经完全被血水染红。

  这道崖坪上没有梨树,只有很多蔓藤,破旧的庙宇早已变成了废墟,只有一座蒙着灰的白塔。

  白塔前没有坐人,坐着位容貌寻常的老僧,那是人间的佛。

  君陌走到老僧身前,前一刻七念被他用铁剑拍落山涧,一时不能便至,已经没有人能阻止他。

  悬空寺诸僧其实也没想过真正阻止他,因为就算他闯山成功,来到崖坪上,他又能做什么?

  他是书院了不起的二师兄,但面对着佛宗境界已然至金刚不坏真身的讲经首座,难道还想奢望胜利?

  讲经首座睁开眼睛,看着他说道:“数年时间不见,二先生一如昨日,风尘仆仆,只是憔悴了。”

  讲经首座的笑容很温和,眼神很宁静。

  君陌看着崖畔那个缺口,沉默片刻后说道:“一日不能将这万恶的佛国烧毁,一日便不能安眠,风尘憔悴自然事。”

  那处曾经有株梨树,后来被他用铁剑把山崖切开,那株梨树被带到万里之外,应该植在书院后山里。

  如今那株梨树,青叶不知多大了。

  君陌忽然有些怀念。

  是该抓紧了些。

  讲经首座看着他,平静说道:“那箭,射不死我。”

  书院现在最强大的手段,或者说最有效的杀伤方法,对于修行界顶尖的大人物来说,不是秘密。

  多年前在月轮国白塔寺,讲经首座便接过宁缺的铁箭,更准确来说,他连接都没接,因为他避都没有避。

  有长安城为源的铁箭,自然要比当年的铁箭强大无数倍,但首座依然不惧,因为他金刚不坏。

  同样是面对元十三箭,首座的神情要比屠夫平静很多,一是因为生死观不同,二是因为他曾经经历过。

  看着浑身是血,脸色苍白的君陌,首座的眉在风中轻舞,不是得意,而是不世强者的淡然。

  “世间从来没有能够镇压一切的法器,佛祖留下的棋盘不能,那铃铛不能,书院凡人打造的铁箭如何能?”

  首座微笑着问道:“我真的很不理解,那些铁箭可以射死很多人,为何你们一定要选择射我?”

  “你和观主,酒徒和屠夫,这四个人是铁箭射不死的,其余能被铁箭射死的人,便能被杀死,何必浪费?”

  君陌说道,这是他真实的想法,看似有些无奈,但实际上话语背后,隐藏着的还是他和书院的绝对自信。

  “但你们还是射不死我?”首座说道。

  “你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再次强行闯山,只是为了刺我一剑,好让宁缺射箭,如今知晓,那些铁箭对我并无意义,你会不会觉得你这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血战……以至于这些年你不眠不休血战,根本没有意义?”

  首座看着他,面露怜悯之意。

  君陌握着铁剑的手紧了紧。

  地底佛国燃遍原野的怒火,看似滔天而起,终有一日能将整座悬空寺烧成灰烬,但只有他知道,如果没有办法战胜峰间的那位老僧,那么这场征战还将永无止期地继续下去。

  或者真的没有意义吧?

  但真的很有意思。

  “你问我们为什么要射你……道理很简单,因为你太慢,就这么天天杵在崖坪上,不射有些可惜。”

  君陌向前踏出一步。来到白塔前,有前夜的雨水从塔檐滴落,顺着崖枰的裂缝,流到他的脚下。

  血水从他的身上淌落,落在那片水洼里,溅起水滴,迎着天坑外的晨光,能够看清楚,丝丝缕缕的血丝在水滴里流转,把光线绕成无数种模样。纠缠在一处。

  忽然间。那滴水里的无数丝光线骤然散开,无论是曲折的还是柔软如绵的,都碎成最细的粉末,于是水珠光明一片。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铁剑斩碎了崖坪上的一切。也斩碎了那道水洼以及跃起的水珠。便似连光线也斩碎了。

  嗤的一声厉响,铁剑挟风而起,破风而出。便在眼睛都不及眨动的瞬间内,来到讲经首座的身前。

  铁剑刺中首座的胸腹,发出一声闷响,如重物击中石鼓,又如石块击中铜钟,嗡鸣回荡。

  总之,这绝对不是铁器击中人体的声音,因为讲经首座早已修成佛身,金刚不坏,超凡脱俗!

  君陌的铁剑,曾经斩破无数山崖秋风,便是连南方那条大河,也曾被他斩断过,今日却是进不得首座身躯一厘!

  看着讲经首座神情肃穆平静的模样,君陌神情漠然,并不震骇,只是如剑般的双眉挑了起来。

  一声清啸,从崖坪间向着般若峰四周传播,震的林间惊鸟乱飞,瀑布迎风而乱,落叶簌簌而舞。

  君陌清啸,修为尽数灌于铁剑之中……挑!

  他挑眉,然后挑剑!

  铁剑在首座胸间微陷,然后向上挑起!

  数十年来,铁剑就像君陌一样,宁折不弯,然而此时却发生了微小的弯曲,因为承受了极大重量。

  君陌想用铁剑把首座挑起,准确来说,就是要把首座与地面分开,因为他的力量是来自于大地。

  安忍不动如大地这是悬空寺讲经首座恐怖的境界形容,也是对力量来源的说明。

  君陌要做的事情,便是要让他离开地面,即便不能破其金刚不坏法身,也要最大限度地弱化对方的佛法神通。

  讲经首座乃是佛宗最强者,行走在人间的佛,他的境界修为高深程度可想而知,既然与大地的联系,是他的凭恃,那么自然不会轻易地让人切断这种联系。

  事物与地面之间的联系,就是引力,引力就是重量,联系的越紧密,引力便越强,事物也就越重。

  讲经首座与大地之间的联系举世无双,那么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他便是这个世界上最重的人。

  大师兄曾经说过,讲经首座和屠夫,是世界上走的最慢的数人,其中的道理,便是因为那两个人都很重。

  要切断首座与大地之间的联系,就等于要承荷如此重的份量,甚至等于要挑起地面,谁能做到?

  铁剑在寒风里发着令人牙酸的声音,微微弯曲的剑身,不停地颤抖,似乎下一刻便会断开。

  君陌神情依然漠然,微微挑起的剑眉下,寒星般的眼眸里没有任何情绪,只有坚毅与决心。

  清啸再次响彻崖坪,然后传遍峰上峰下,引得那些正赶来的悬空寺诸僧好生骇然,心生惧意。

  君陌于清啸声中,向前再踏一步,铁剑抵着首座的胸口,硬生生地将他向后推了一尺距离!

  首座依然坐在地面上,与大地之间的联系没有被切割开,但他被铁剑推动了,这足以说明某种可能!

  是的,首座的身躯与大地连为一体,仿佛不能切开,但事实上数年前有人曾经让他离开过地面。

  当年首座的手放在佛祖棋盘上,正是君陌的铁剑,将棋盘挑起一瞬,从而也将首座的身体挑离崖面一瞬。

  就是那一瞬间,李慢慢飘然而至,带着首座离开了崖坪,开始在天空与地面之间穿越,然后撞击。

  今日李慢慢不在,但铁剑在。

  簌簌声起,讲经首座看似瘦弱的身躯,触到了那座残破的白塔,塔上顿时出现了一个人形的痕迹。

  清啸之声再起,已是第三声。

  事不过三。

  君陌铁剑不再继续弯曲,猛然挣直,就像是被巨石压了无数万年的石猴,终于挣破了天地的束缚。

  铁剑获得了自由。

  由弯折回复平直。所释放的力量,都落在了讲经首座的身上,那具瘦弱的身躯,终于离开了地面!

  至此刻,首座终于不能再安坐如大地。

  他依然金刚不坏,沉稳不动如山。

  但青山哪怕再雄壮,又如何能与大地相提并论?

  君陌的铁剑,何时曾对青山低首过?

  铁剑再起,首座离地已有一尺。

  白塔表面被震的不停碎裂,石砾四处迸射。他的两道白眉在寒风里飘舞不停。偶有枯叶落下,触着白眉便碎成齑粉。

  他静静看着君陌,忽然闭上了双眼,开始念颂佛经他感受到了危险。因为胸前这柄铁剑。也因为远处那道铁箭。

  般若峰前的天穹里。忽然响起一道极凄厉的鸣啸,和先前君陌三声清啸相比,这道鸣啸的声音要大上无数倍。也恐怖无数倍,没有任何情绪,漠然冷酷之极。或者是因为,发出这道鸣啸的事物,本身就是冰冷的钢铁,不像人类一般拥有情绪,它存在的目的就是杀人。

  崖坪上的那棵梨树如今种在书院里,靠着山崖那面还有很多青藤和菩提树之类的的植株,此时无论是细叶还是阔叶,在听着那道凄厉鸣啸之后,都开始脱离枝茎,落向地面无边落木萧萧下。

  此时是寒冬,萧瑟的不是秋风,是箭意。

  崖坪后方那座半成废墟的旧庙,轰然倒塌,变成满地碎石和无数根梁木的胡乱搭砌,露出后方山崖间的洞口。

  一道铁箭出现在讲经首座的左胸上。

  那道铁箭浑体黝黑,笔直的仿佛完美的直线,没有一丝偏差,不知是用什么材质制成,给人一种噬魂的感觉,而上面用无限繁复笔触刻成的符纹,更是让这种感觉被放大了无数倍。

  铁箭就这样出现了,出现的毫无道理,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白其中的道理,没有人能够形容其神妙。前一刻,它还在万里之外,下一刻,便出现在般若峰间,与那道凄厉的鸣啸没有任何关系。

  这道铁箭仿佛根本没有飞过万里江山,也不像无距那样穿越天地元气的夹层,而更像是本来就在讲经首座的左胸间停留了很多年时间,只是有人想了想,于它就显现出了恐怖身影。

  首座低头望向胸口那道铁箭。

  铁箭未能射入他的血肉,锋利的箭簇仿佛静止,但他知道下一刹那开始,铁箭便会动起来。

  铁箭开始动了,冷酷而专注地向里面行走。

  刹那后,数万次颤抖,降临在讲经首座瘦弱的身躯上,锋利的箭簇,不停地向里陷落。

  如果有人仔细去看,甚至能看到箭簇最前端,有很多铁屑般的事物,正在不停洒落!

  首座身躯金刚不坏,果然强大的难以想象,居然连书院用秘种合金集体打种的元十三箭,也都磨损成这种模样!

  就在此时,凄厉的鸣啸再次响起!

  第二道铁箭再次毫无征兆地出现在讲经首座右胸前!

  铁箭挟着万里之外的力量,轰然而至!

  一道铁箭便是一座长安城,两道铁箭便是两座长安城!

  首座与大地断开联系,再如何金刚不坏,我用两座长安城轰你,你又如何承受得住!

  他的脸色变得异常苍白,被君陌铁剑挑至半空中的身躯不停颤抖,枯瘦的双手在风中拈花。

  风是崖坪上的寒风,也是万里外长安来的箭风,首座的手指正在回弯,拇指尚未触到,便被箭风吹散,拈花之意顿时不再存在。

  然后他欲道佛言,箭风狂啸灌入,亦是无法出声,即便有偈道出,被吹成含混字眼,又有什么用处?

  两座长安城附在两道铁箭上,狂肆地压碎任何抵抗,没有一点偏离地落在首座瘦弱的身躯上。

  轰的一声,首座的身体楔入白塔,本就破旧的白塔,顿时解体碎裂,从中间断成两截!

  在铁箭的威力下,首座的身躯继续向后倒掠,越过已成废墟的破庙,直接进入幽深的崖洞,君陌依然不离,铁剑继续上挑。

  轰隆声中。烟尘大作,崖洞里传来无数震动,过了很长时间,震动和声音才变得稍微小了些。

  谁都不知道,首座被那两道铁箭射进般若峰里何处,烟尘弥漫间,崖壁不停震动,仿佛便要垮塌。

  般若峰间,有无数悬空寺僧人正在向崖坪方向赶来,他们在山道上听着凄厉啸鸣。看着崖坪处升腾的烟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却觉得极度不安,很是慌张。紧接着,他们便听到了第二道啸鸣。此时依然不知道那是来自万里之外长安城的铁箭。因为看不到箭……僧众们只能看到漫天烟尘里隐隐可见的一条虚无的空道。

  般若峰极其巨大。乃是佛祖涅槃后留下的遗蜕所化,讲经首座静修的那道崖坪,便是佛祖的左手。过往无数年间,佛祖始终摊着手,指间拈着一朵花,便是那棵梨树。数年前,那棵梨树被书院挖走,佛祖的指间便不再有花,自然也没有了拈花的意味,向着天穹摊开的手掌,隐隐对着胸口处,就是那片长满蔓藤和菩提树的山崖。

  当僧众们终于赶到崖坪上,看到的是一片惨不忍睹的画面,曾经郁郁葱葱的蔓藤,很凄凉的到处断着,在白塔与旧庙的废墟里,像死蛇般毫无生气,而那些菩提树更是连痕迹都找不到丝毫,大概是混进了石砾中,变成了粉末。

  崖坪上的裂缝极深,仿佛要透出山体,直至山涧,山壁上那条幽深的洞,更是让人产生一种极度恐惧的感觉,没有人知道那洞究竟多深,有没有深到佛祖身躯的心脏处,还是已经过去了,首座在里面?

  在般若峰极深处,距离山崖表面十余里的地方,还残留着轰隆如雷的声音,无数石砾正在到处飞舞,击打的洞壁上到处都是噗噗的闷声。

  石砾与石壁的撞击,之所以会发出沉闷的声音,是因为这道山洞,是讲经首座的身躯前一刻才生生撞击出来的,洞壁上最表面那层,都被摩擦的极热,甚至隐隐发红,快要变成流动的岩浆,所以有些发软。

  崖洞最深处,除了洞壁上隐隐的红光,没有任何光线,但这里的两个人都不是普通人,他们能够看的很清楚。

  烟尘渐敛,雷声渐止。

  君陌握着铁剑的手,有些微微颤抖,无数鲜血,正从他的伤口里流出,落在滚烫的地面上,发出嗤嗤的声音。

  首座依然被他用铁剑挑在半空里,袈裟早已被摩擦的变成了碎缕,锡杖也不知去了何处,枯瘦苍老的身躯上满是尘土,看上去格外可怜。

  两道铁箭贯穿了首座的左右胸口,锋利的箭簇应该刺进了首座身后的崖壁,留了一半箭杆在外,还有箭尾轻摆。

  自修成金刚不坏以来,这大概是讲经首座第一次被人间的武器伤到,如果让悬空寺诸僧看到这个画面,定骇然无语。

  但首座没有流血,他纵使被宁缺从万里外用两道铁箭贯穿,依然没有流血,苍白的脸上没有血色,胸口也没有血水。

  被铁箭破开的身躯上,伤口很明显,但从伤口处看不到血肉与骨头,感觉如金如玉,仿佛不是凡人。

  首座看着君陌,艰难说道:“我说过,你们射不死我。”

  君陌没有说话,调集全身境界修为,挥动铁剑,面无表情向着那两根铁箭砸了下去!

  砰砰响声在幽寂的崖洞深处不停响起。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声音终于停了。

  君陌用铁剑撑着自己疲惫的身体,调息片刻后,重新挺直身躯,望向崖壁上,满意地点点头。

  坚硬的铁箭,竟是被他用铁剑生生打弯,铁箭变成铁镣,从首座瘦弱的身躯穿过去,让他再难脱离。

  首座脚不能沾地,后背不能触着崖壁,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那两根已经弯曲的铁箭。

  他与大地的联系,被完全切断。

  君陌自然很满意,然后才回答首座先前那句话。

  “射不死你,但可以钉死你。”

  说话时,他神情平静却豪情丛生,师兄弟携手击败人间佛,并且将其困死在山峰里,如何能不心生壮阔之意。

TOP

0
第六十五章 无数双手

       这里是般若峰的最深处,无论到峰顶,到崖坪,还是到天坑地底,距离都是十余里,没有区别。

  山峰表面的声音传不到这里,地下河水的声音传不到这里,这里不会有任何声音,死寂如同坟墓。

  首座看着自己胸前的那两道铁箭,感受着那道清晰的痛楚,想起自己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样的感觉,有些新鲜、有些生动,苍老的脸上流露出自嘲的情绪。

  他修佛无数年方修至巅峰,晋身金刚不坏,本以为夫子登天之后,便再没有谁能够威胁到自己,谁能想到,数年前数年后,连续两次他被书院两名弟子联手惨败。

  “你觉得这样就能囚住我?”

  “你将不饮不食,听不见声音,看不到光线,你将衰弱而老,或饥饿而死,或绝望而疯,你或者能够活下来,甚至挣脱这两根铁箭,以无上毅力走出幽暗的山洞……但到那时,你一力维护的佛国,必将已经被我的铁剑毁灭。”

  君陌的这段话不是威胁,更不是恐吓威胁和恐吓从来都不是他的战斗方式他只是在陈述事实。

  唯因为是事实,陈述的如此平静,于是才真正恐怖。不饮不食,无声无光,孤单寂寞,与世隔绝……那是何等样的折磨,除了莲生没有人经历过,即便是莲生,也被折磨的险些发疯,讲经首座最后会落个如何下场?

  首座艰难合什,看着君陌悲悯说道:“我佛慈悲。”

  他本应悲悯自己的悲惨遭遇。为此后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地狱生涯而悲伤,他却悲悯着对方,悲悯着书院的选择。

  如果换成旁人,面对着首座此时依然平和悲悯的目光,或者会自省,甚至有可能会觉得惭愧,但君陌不。

  “你佛慈悲,书院不慈悲?自大狂妄而令人作呕。”

  君陌面无表情说道:“无数年来,这佛国化无数生人为白骨,役无数灵魂为奴隶。人骨砌成的山峰。人血涂成的金顶,美妙的极乐世界?这里是幽冥,毁掉这一切,杀死你和这些秃驴。那才是真正的慈悲。”

  说完这段话。他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向着崖洞外走去,随意拂袖,铁剑破空再起。切削落无数崖石,将这条通道堵的死死的,风和雨、光线与空气都不能进。

  ……

  ……

  宁缺在城墙上等了三天三夜,整个人间也等了三天三夜,无论是小镇上的屠夫,还是清河郡的横木,都沉默了三天三夜,等着他的箭究竟会射向哪里。

  以往或者还有可能,他不会射出铁箭所谓的大杀器,在没有施出的时候才最有威慑力,而且这样的手段一旦使用,便会打破双方之间的平衡,宁缺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现在不同。观主飘然下桃山,就此失踪不见,酒徒不再盯着书院,修行界的平衡已经被打破,更重要的是,人间感觉到了宁缺的焦虑,那么他今日必然会射。

  长安城外出现了两道洞,不是空间撕扯形成的通道,也不是真实的箭洞,只是铁箭形成的冷凝云。

  两道冷凝云,向着西方的天边延伸,过了数十里后消失不见,已经足够看清楚方向指着何处。

  湛蓝的天空里出现两道笔直的云线,就像当年的天空里出现一道由地面生出的彩虹,都是极罕见的奇观。

  很多长安百姓携老扶幼到街上来看,兴高采烈地议论着,推算着十三先生又把哪位敌方强者射杀了。茶馆里的争论更是激烈至极,有人说是金帐王庭的单于,有人说是昊天留给人间的礼物,那个叫阿打的小奴隶……

  战争开始,唐国举世为敌,边疆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死去,民众的情绪难免有些压抑和晦暗,今日这两道箭云终于成功地令精神抖擞起来,甚至有了狂欢的感觉。

  宁缺也在看着天空里的那两道冷凝云,天光落在脸上,让脸色显得更加苍白,他的眼中亦是喜色难禁,两道铁箭让他损耗了无数精神,也让他收获了很多。

  修行器有些传说极别的武器:比如佛祖留下的棋盘,比如盂兰铃,比如道门教典里记载的某些圣器,再比如现在才刚开始在人间展露恐怖神威的几卷天书,当然更不能忘了夫子留下的那座长安城,但那些武器大多数来自天赐,或者是像夫佛祖这样人物的遗存。

  由修行者自行打造,却能表现出传说级别威力的武器,非常稀少。如今还存在的,除了书院前贤和墨池苑曾经的大师联手制作的河山盘,便只有元十三箭。

  时至今日,宁缺的铁箭已然声震天下,所有修行者都知道那是恐怖的大杀器,但真正明白其中原理,明白那道铁箭为什么拥有如此难以想象的威力的,只有书院后山众人。

  元十三箭的强大在于宁缺最初异想天开的设想,以及书院诸人匪夷所思的实践能力,强在它是一种符箭。

  所有人都以为元十三箭是箭,但其实并不是。

  符箭,不是箭,而是符。

  或者,应该把元十三箭看作一种箭符。

  每次铁箭射人间,便是宁缺在人间写了个符。

  当铁箭离开弓弦的那瞬间,箭杆上的符纹被刻满,并不代表那个符已经写完,相反,那才是真正的符的第一道笔画。只有当铁箭出现在目标之前,最后一道笔画才会落在彼处,至此才能说宁缺把那个符写完了。

  符是整体,缺少任何笔画,都不算完成,宁缺射箭的过程,自然也是整体,从铁箭离弦到命中目标,这个过程无法切割,所以铁箭一旦射发。便强大不可摧。

  铁箭写出的大符自成一体,自然没有时间与空间的概念需要,所以表现的甚至比无距更难以想象。同时因为符从最开始到最后都是相互联系的,宁缺不需要看,只需要知道最后一笔应该落在何处,那么他便能让铁箭落在何处。

  在他的识海里,在他写符的时候,长安城与遥远的西荒,本质是联系在一起的,箭最后落在崖坪上。出现在讲经首座的身前。这道符才写完。空间都无法切割开这道符,无法阻止那道铁箭,再加上长安城的力量,金刚不坏的佛身又如何?

  最初书院研发出元十三箭的时候。没有任何人真正的完全明了其中的原理。君陌不能。宁缺也不能,直到很久之后,他在光明祭上。隔着千里射杀了崔老太爷,才隐约有所悟。

  今日在长安城墙,向着极西荒原放了两箭,他对于如何书写这种大符,又有所得,而他知道这对自己是很重要的事情,甚至不下于箭射首座这件事情本身,因为这是老师颜瑟临死之前对自己的期望,也是自己命中注定要做的事。

  当然,就像隆庆推算的那样,元十三箭需要得到配合他与君陌之间远隔万里,铁箭在显形之前,符的过程里本身无法提前传递任何信息,他只有等着,希望二师兄能够算到自己想要什么,希望能够在识海里看到首座。

  君陌在地底世界征战数年,也只闯过一次山,与讲经首座交过一次手,宁缺的期望,在事前看来更像是奢望或者说痴心妄想,但他却偏偏这样做了,一等便是三天三夜。

  事实证明,宁缺对了。他与君陌这对师兄弟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却自然有种默契,知道彼此心意。

  就像铁箭这个符一样,没有人能够切断。

  宁缺不知道现在悬空寺的情况,不知道讲经首座有没有被自己的铁箭重伤,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两道箭符写的很完美,那么二师兄必然会把剩下的事情做好。

  唯一遗憾的是,这两道铁箭便让他损耗严重。将长安城的力量运到遥远的西方,即便是如今境界的他,也有些难承其重,此时惊神阵在源源不断地补充着他的念力,但短时间内再也没有办法射出像先前那样威力的两道铁箭。

  不然他一定会把箭筒里的铁箭尽数射完,直至将讲经首座完全射死才会罢手,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帮助二师兄早日毁掉佛国,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君陌在西荒拖住整个佛宗以及右帐王庭和月轮两个国家,看似为书院和唐国承担了极重的负担,但宁缺更希望他能够回到长安城,那柄铁剑应该在更大的舞台上挥洒,他的铁剑下应该斩杀更强横的那些强者,比如正在向桃山走去的那人。

  宁缺收回视线,不再看天空里的两道凝云,转身望向东方,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收弓的时候,他再次弯弓搭箭,然后于毫无征兆之间,向着东方射出一箭!

  很多长安百姓正在城墙下看热闹,因为城墙太高,看不清楚上面的画面,但能隐约看到宁缺的动作。

  看着他突然再次弯弓,城墙下方惊呼骤起,黑压压的民众像潮水般涌向这方,想要看的更清楚些。

  人群忽然变得鸦雀无声,看着那道铁箭脱离弓弦,伴着一声轻铮,就此消失在寒冷的冬风里。

  轰!响起的是万人齐声一喝,那是感叹震撼,能够亲眼看到这幕画面的无憾,更是对书院先生的助威。

  碧蓝的天空里再次出现一道清晰而笔直的冷凝云,仿佛先前那道铁箭将天地元气甚至是天地本身都撕开了一条道路,但实际上是那道铁箭在天地间自行创造了一条道路,一条不在天地之间的道路,那便是符箭的笔画相联之道!

  符箭便是箭符,宁缺这道符的终笔落在遥远的成京城!

  ……

  ……

  燕国成京在下雪。黯淡的铅云不停挤落着纯白的雪片,而在云层深处,隐隐有淡青色的闪电不时亮起,有的闪电竟是穿透了云层,随着片片落雪来到荒凉的田野上。

  冬雷震震,夏雨雪……

  这时节风雪常见。闪电却极罕见,画面显得格外诡异,仿佛蕴藏着极大凶险,又或是有什么力量在其间穿梭。

  隆庆掸去肩上的雪屑,望向城外云深处,视线穿过飘落的雪花,落在那些高远处,神情有些凝重。

  隐隐约约间,他看到有青袂飘过。只是那处雪太盛,闪电太密集。他无法确定看到的是真的还是产生的幻觉。

  高空的暴雪里忽然有淡影掠过。数道闪电擦着那个身影劈了下来,看着极为凶险,画面极其令人震撼。

  隆庆确认这次看到的是真实的,因为那个身影飘掠到了成京城的城墙上方。他甚至隐约闻到了一股糊味。

  大师兄的棉衣。被云层里的那数道闪电给烧焦了。如果先前那刻他的反应稍慢些,或者已经告别了这个世界,饶是如此。他的形容也极为狼狈,棉衣裂口里的棉花和流出来的那些血水,乱七八糟地涂抹在一起,很是难看。

  隆庆神情骤凛,身周的雪花骤然间荡开,他右手在雪中一揽,便有朵极幽暗的黑色桃花,护在了身前。

  在宋国都城里,大先生没有向他出手,因为酒徒在侧,也因为他手里有卷天书,此时天书依然在怀,但他确认李慢慢会对自己出手任谁也能想明白,冒着奇险强地从无距境界脱离,出现在成京城上的大先生,总要做些什么。

  如隆庆所料,大师兄掠至城墙上,手里拿着根看着很普通的棍子,便向他的头顶敲了下来。

  隆庆哪里敢怠慢,右手举着黑色本命桃花便迎了上去,左手更是已经握紧了沙字卷残卷,随时准备拼命。

  那根看似不起眼的棍子,其实很有来历,那是夫子当年创办书院之后亲手做的一根戒棍,专门用来打不听话的学生,而夫子登天后,这根戒棍自然便交给了大师兄。

  这根戒棍曾经打的观主在南海飘离数十年不敢登陆,也曾经在葱岭前的原野间打死过月轮国主,就像这根棍子最原始的用途那样,师长打学生那是理所当然,学生如何能避?既然不能避,那么通常都是避不开的。

  隆庆知道自己避不开这根棍子,只能用本命桃花硬接,他现在的身躯里,有数千名道门修行者的念力与精魄,单以数量论,当世无敌,但面对大先生的棍子,根本不敢有任何轻敌,毫不犹豫释放出了所有境界。

  棍落在桃花上。

  桃花自然便萎了,书院的师徒们,总是喜欢和道门的桃花过不去,夫子斩尽满山的桃花,自有后来者。

  隆庆的脸变得极度苍白,那道伤疤因此变得非常清晰,再不像平日那般不引人注意,而显得狰狞起来,他的双臂不停颤抖,双足深陷在城墙里,难以自拔。

  黑色桃花散去,无数粉砾带着有如实质的天地元气,向着四周呼啸劲吹,城墙上突起的砖石,都被吹成了粉末!

  大师兄未做停留,再次消失在雪空之中,穿越那些恐怖的闪电,向着最早时那道青色的衣袂追去。

  隆庆神情还算平静,眼眸里却有极深的悸意,他知道最开始看到的青袂也是真的,大先生在追观主,只是看见自己在成京城墙上,临时动意出来打了自己一棍。

  随意一棍,便逼得他施出全身修为境界,如果让大先生专心致志地来打一棍,自己能够挡得住吗?

  隆庆想着这些问题,却不知道有更严峻的问题在等着自己,他没有发现,城墙外的风雪似乎停滞了一瞬。

  有箭自长安来。

  一道铁箭出现在隆庆的身前。

  隆庆的脸色本极苍白,此时却变得潮红一片,仿佛血管里流淌着的血液,骤然间加快了无数倍流速。

  他的血液在这一瞬开始燃烧,无数道门前辈留下的意识开始帮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他的胸前再次开出一朵黑色桃花,与先前那朵相比,这朵黑桃要显得小很多,晶莹剔透,像是最珍贵的宝石,花瓣在风中颤颤欲碎,看着煞是可怜,令人怜惜。

  事实上这朵看似脆弱的小黑桃很可怕,花瓣里流淌着无限寂灭的气息,流淌着无数气息可异的念力。

  那道铁箭射在瑟瑟桃花上。

  隆庆的胸腹间有个洞,是宁缺用元十三箭射出来的,这朵看似弱小的黑色桃花,便是从那个洞里生出来的。

  这朵黑色桃花不是他的本命桃花,是他的第二条命。

  隆庆这一次不准备让宁缺的铁箭,把自己再射穿一个洞。

  黑色桃花挡住铁箭的那瞬,他的双手不知何时已经来到身前的空中,紧紧地握住了铁箭的箭杆。

  黝黑的铁箭里传来难以想象的力量,隆庆的十指间抓了荒原风雪里的无数天地元气,依然无法控制住它。

  相反,他的双手瞬间被撕烂,血水开始淌落。

  就在第一滴血水刚要离开箭杆的时候,又有一双手落在了铁箭的箭杆上,那是一双苍白的不似人类的手。

  那依然是隆庆的手。

  隆庆的身后,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人形的轮廓,在风雪里很是模糊,似乎随时便可能被拂散。

  第二双手依然拦不住那道铁箭。

  隆庆厉啸,身后的风雪里忽然多了无数道身影,那些身影很淡渺,在阳光下,根本看不清楚细节,只能确定应该都是人,都是听从他意志的人。

  厉啸声中,那些身影集体向前探出手去,就像那些痛苦地寻找食物的饿鬼,又像是寻求解脱的罪人,伸向那道铁箭。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9-20 04:21